特朗普公开就日本选举发表评论,他表示:日本可能的首位女性首相高市早苗是“一位备受尊敬、极具智慧和力量的人! (参考资料:特朗普盛赞高市早苗 美财长称希望与其内阁合作 特朗普口中 “兼具智慧与力量” 的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上任满月就用 35.7% 的支持率刷新 “开门黑” 纪录,成为日本民众口中 “喊口号比解决问题在行” 的典型政客。这位被称为 “女版安倍” 的右翼人物,非但没能为困境中的日本破局,反而在执政路上埋下内政、外交、民生三重雷区,将日本拖入更深的泥沼。 高市早苗的执政开局,堪称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在参众两院均是少数派,众议院差 11 席过半,参议院差 18 席,这意味着她提出的任何预算案、法案都要仰仗在野党脸色。 作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高市早苗的上台曾被包装成 “打破性别壁垒” 的进步象征,可实际执政过程中,她却成了日本政坛的 “麻烦制造机”—— 内政上加剧分裂、经济上埋下隐患、外交上四处树敌,每一项决策都在将日本推向更深的困局,所谓的 “新变革” 不过是用右翼思维裹上的旧包装。 在日本民众最关心的民生领域,高市早苗的执政堪称 “灾难级”。她上台后延续 “安倍经济学” 的老路,一边宣称要 “提振经济、改善民生”,一边却将财政资金大量投入军事领域,2025 年度防卫预算再创新高,突破 GDP 的 2%,而用于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的支出却被大幅压缩。 东京都内公立幼儿园入园难问题持续恶化,超过 3000 个家庭面临 “无园可上” 的困境;65 岁以上老年人贫困率攀升至 15.7%,许多老人不得不在便利店打零工维持生计,可高市政府对此视而不见,反而在国会答辩中称 “民众应自主应对生活压力”,冷漠态度引发大规模民众抗议。 更致命的是,她的经济政策完全脱离现实,将日本拖入 “债务陷阱”。为维持财政扩张,高市政府不断发行国债,2025 年底日本政府债务规模突破 1300 万亿日元,相当于每个国民背负 1000 万日元债务。面对日元贬值、通胀高企的现状,她既不敢收紧货币政策,怕刺破房地产泡沫,又不愿放弃财政刺激,只能靠印钞维持,导致普通民众购买力持续下降 —— 东京地区大米价格半年内上涨 23%,能源费用同比飙升 40%,不少家庭被迫减少取暖、缩减饮食,“贫困年轻化”“中产返贫” 成了日本社会的新痛点。 在政治层面,高市早苗更是将 “分裂” 刻进了日本政坛的基因里。她凭借自民党保守派支持上台,却对党内其他派系采取 “打压式统治”,将反对者排除在核心决策圈外,导致自民党内部矛盾公开化。 2026 年初,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联合 12 名议员组建 “革新派”,公开反对高市的修宪计划,直言 “她的政策会把日本带向危险边缘”;在野党更是抓住她的右翼立场穷追猛打,国会多次因 “参拜靖国神社”“历史修正主义言论” 陷入停摆,重要法案审议屡屡延期,日本政治陷入 “议而不决” 的僵局。 外交领域,高市早苗的 “强硬路线” 让日本成了东亚的 “孤家寡人”。她上台后首次外访就选择参拜靖国神社,随后在公开场合否认 “慰安妇” 问题,称 “相关表述是战后战胜国的强加”,这番言论引发中韩强烈抗议,中韩两国随即暂停与日本的高层交往,民间抵制日货运动再起,日本汽车、电子产品在华销量暴跌 35%。 在对美关系上,她看似 “紧跟美国”,实则沦为美国的 “战略棋子”—— 为配合美国 “印太战略”,日本被迫增加驻日美军费用分摊,2026 年度分摊金额突破 1.5 万亿日元,同时还要为美军提供更多军事基地,引发冲绳民众大规模抗议,日美同盟的 “不平等性” 愈发凸显,日本的外交自主性被进一步削弱。 最危险的是,高市早苗的修宪野心正在打破东亚的和平平衡。她上任后加速推进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推动自卫队 “拥有攻击能力”,2026 年更是宣布引进美国 “战斧” 巡航导弹,射程覆盖朝鲜半岛、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这种 “军事化扩张” 不仅引发邻国警惕,也让日本国内和平力量强烈反对 —— 超过 50 万民众在东京街头举行 “反战集会”,高呼 “不要战争、不要修宪”,可高市政府却无视民意,强行在国会通过《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将日本推向 “能战” 的危险轨道。 从民生凋敝到政治分裂,从经济失控到外交孤立,高市早苗的执政没有给日本带来任何积极改变,反而用一个个错误决策制造出无尽麻烦。她沉迷于右翼幻想,忽视民众真实需求,将个人政治野心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这样的首相不仅无法带领日本走出困局,反而会让日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沦为损害地区和平稳定的 “麻烦源头”。
特朗普公开就日本选举发表评论,他表示:日本可能的首位女性首相高市早苗是“一位备受
寒烟锁重
2025-10-08 10:43:59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