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72年,知青罗盛华,偷摘了傣族老乡家的木瓜,被抓了个正着。罗盛华拿出2元钱要赔,不料傣族大爹却说:“我不要你的钱,要么做我的女婿,要么我去找你们连长。”罗盛华吓坏了,头都不敢抬。 当时二十出头的罗盛华和其他从南京、重庆等地来的知青一样,是当地兵团的一名战士,他的肩膀被挑担压得红肿,手上满是割橡胶磨出的水泡,最煎熬的是始终填不饱的肚子。 那时知青的粮食定量根本不够吃,肉类更是稀缺,一个月最多只能吃到一次荤腥,傣家老乡常吃的糯米饭、酸汤,罗盛华吃不习惯。 但寨子里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着果树,挂满了果实,对饥肠辘辘的他来说,这份诱惑实在让他忍受不了,可“不准打扰百姓”是知青群体的纪律红线,谁都不敢轻易触碰。 此前就有知青因偷甘蔗被抓,直接被遣返回城,前途尽毁,可在饥饿和恐惧的反复拉扯中,罗盛华最终还是走向了那棵木瓜树。 就当他独自悄悄走到木瓜树下,刚摘下一个木瓜时,屋主岩坎就从背后出现了,他吓得腿都软了,赶紧掏出身上仅有的两块钱,想花钱息事宁人。 但岩坎的话像一盆冷水浇下来:“要么做我女婿,要么我去找你们连长。”在那个年代,这话绝非玩笑,而是决定他未来命运的最后通牒。 最终,罗盛华被迫答应了做女婿的要求,之后他开始频繁去屋主的女儿玉香家帮忙,挑水、劈柴,用辛苦劳动换取未来的安稳,他和玉香的感情,就在这种被安排的相处中,慢慢培养了起来。 1979年知青返城潮来临,罗盛华已经和玉香有了女儿,取名“岩华”——这个名字融合了傣族和汉族的元素,象征着两个民族的结合,罗盛华最终放弃了返城的机会,留在寨子里负责管理橡胶林,彻底成了一名地道的傣家人。 主要信源:(央视新闻——记住乡愁)

用户48xxx94
这是“知青”的生活 没有夸张
用户13xxx72
知道那个年代2元钱是什么概念吗?
宁静 回复 11-02 21:50
对农民是很大的数,对工人不算是个多大的事。
wangmin78 回复 11-01 12:24
知青家里都是拿工资的,一般父母会给知青子女补贴一些,两块钱还是有的。
安然无恙
这木瓜代价太大了
wangmin78 回复 11-01 12:28
我一同学,春节回家过年,乱放炮炸伤一女子,对方家长提要求,要么去做牢,要么娶他闺女,回队后被人调侃一块钱娶个媳妇。
空间
时代的烙印
用户17xxx78
穆柯寨的木瓜,后面是穆桂英的阴谋,木瓜上有刻字——“你上当了”
锡格尔德
知青偷粮食很普遍的,当地农民也一样,饥饿的年代,吃饭是第一位的
JM448000
总比现在那些穷光棍汉强太多吧
有多少爱可以胡来
美丽的西双版纳 留不住我的爸爸 上海那么大 有没有我的家
双鱼
。。。。。。另一篇ai文章里的人叫钱志国,好家伙,就名不一样,内容连个标点符号都不带改的。。。[狗头]
安盈
那时候两元已经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了,这强扭的瓜还算甜吧?
情枭的黎明
因祸得福
对面有条胡搅蛮缠的傻狗
被一個木瓜賣了身,吃不慣的玩意,吃了一輩子。[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