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绝对没想到,日本女首相高市早苗前一刻还对他百依百顺,转眼就触他的霉头。 特

易云的世界 2025-10-31 09:54:47

特朗普绝对没想到,日本女首相高市早苗前一刻还对他百依百顺,转眼就触他的霉头。 特朗普访日3天,可谓是出尽了风头。他就像太上皇驾临一般,所到之处皆是笑脸相迎。尤其是日本女首相高市早苗,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时刻都百依百顺地陪伴在他身边,就像一只温顺的小猫咪,全力以赴尽地主之谊。 这种“示好”策略确实奏效:特朗普在横须贺基地演讲时,称高市是“最伟大的首相之一”,日经指数应声上涨至50219点,创历史新高。 但繁华背后藏着隐忧。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日本对华贸易逆差扩大至320亿美元,创十年新高。 高市早苗一面承诺“深化日美安保合作”,一面默许日本企业扩大在华投资——2025年前三季度,日本车企在华新能源车产能同比激增47%。 这种“战略分裂”恰似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前,军部既想吃下东南亚资源,又不敢彻底开罪美国。 特朗普此行的核心诉求是落实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但细看协议内容却暗藏玄机。协议要求日本在半导体、稀土等9个领域投资,却未明确资金使用细节——日本经团联估算,仅半导体项目就可能吞噬日本央行15%的外汇储备。 更致命的是,美国要求日本将关税减免与投资挂钩,相当于用“安全承诺”换“经济绞索”。 这种套路早有前科。2017年特朗普要求韩国承担10亿美元驻军费用时,同样以“扩大对美采购”为条件。结果韩国现代汽车被迫追加投资美国工厂,但2024年现代在美销量反降12%。 如今日本面临更严峻局面:日元汇率已跌至160兑1美元,若强行增持美元资产,可能重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覆辙。 在能源问题上,高市早苗的“变脸”尤为明显。为讨好特朗普,她签署协议增加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但转身就对俄能源进口松口。 俄罗斯能源部数据显示,2025年日本从俄进口LNG同比逆势增长8%,占其总需求的12%。这种“两面下注”暴露日本能源安全的脆弱性。 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的萨哈林2号项目因环保问题停滞,而俄萨哈林1号项目正加紧向中国供应天然气。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1973年石油危机时,日本为保住中东石油配额,曾默许美国对中国的“越顶外交”。 如今在俄乌冲突中,日本既想配合美国制裁俄罗斯,又担心能源断供冲击经济。高市早苗的困境,恰似战国时期韩国夹在秦楚之间的“朝秦暮楚”。 特朗普访日当天,东京涩谷街头聚集上万抗议者,举着“反对战争同盟”“还我和平宪法”的标语。冲绳民众更用冲绳方言高呼“美军滚出去”。 驻日美军基地70%集中在冲绳,而高市早苗承诺的“强化防卫”意味着更多基地扩建。这种民意分裂折射出日本安全政策的根本矛盾:既要依赖美国“保护伞”,又怕沦为地缘博弈的炮灰。 对比1960年岸信介修订《日美安保条约》时引发的全国性暴动,当前抗议规模虽小,但性质更复杂。年轻一代通过社交媒体组织串联,要求政府“停止军备竞赛,投资民生”。 东京大学最新民调显示,18-30岁群体中,68%反对增加防卫预算,这与高市早苗71%的支持率形成鲜明对比。 高市早苗的政策转向,让人想起明治维新时期“脱亚入欧”的悖论。当年日本为摆脱亚洲身份,全面西化却沦为列强附庸。 如今为对抗中国,又主动充当美国“印太战略”马前卒。这种循环在军事领域尤为明显:日本计划2027年前部署射程3000公里的12型岸舰导弹,射程覆盖上海和台北,但导弹核心部件80%依赖美国供应。 更值得警惕的是技术依赖。美国要求日本开放稀土供应链,但日本80%的稀土精炼技术专利掌握在美国企业手中。 这种“不对称依存”与19世纪鸦片战争前的贸易失衡何其相似——日本用资源换技术,却可能陷入“越依附越被动”的陷阱。 日本当前困境本质是安全焦虑与经济理性的冲突。防卫省数据显示,2025年日本军费开支将达GDP的2.5%,但同期GDP增长率仅0.8%。 这种“以战养战”的模式,与19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何其相似。更危险的是,美国正将日本推向“代理人战争”边缘——五角大楼文件显示,美军计划在2026年前将60%的亚太军力部署至日本。 就像1941年的山本五十六,高市早苗或许认为“奇袭”能换来战略优势。但历史教训表明,任何忽视时代潮流的豪赌,终将被时代抛弃。 当日本政客还在玩弄“联美制华”的旧把戏时,中国已悄然布局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赛道——2025年中日新能源汽车贸易额突破500亿美元,远超军火交易规模。这场无声的较量,或许才是决定东亚格局的关键。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来源: 回避争议,美总统访日签两协议 环球时报2025-10-29 14:22北京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易云的世界

易云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