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长沙小升初将迎来两处关键调整,直接牵动后续中考路径与学业规划,意向民办校或冲刺重点班的家庭需提前应对。 湘珺未来告别“双学籍”,中考路径收缩 曾因“双学籍”优势成为城区家庭热门选择的湘珺未来实验学校,2026年起将正式回归长沙县属地管理——新初一新生仅保留长沙县学籍,城区学籍不再同步授予 。这一调整源于长沙市教育局针对民办学校管理机制的理顺政策,经过2023-2025年三年过渡期后,学校招生与升学规则全面与长沙县接轨。 此前,依托“可自由选择城区或长沙县中考”的双学籍优势,加上亮眼的升学成绩(如今年对口长郡中学的指标生实录线达660-664分,位列长沙初中第13名),湘珺未来连续四年跻身城区联合派位热门志愿,2025年120个派位计划吸引143人填报,派中率83.92%。但政策落地后,变化直接影响升学选项:2026年入学的学生2029年中考时,将无法直接报考城区“四大”“五小”等高中,只能选择长沙县一中和长沙县实验中学等本地高中;若坚持冲击城区高中,需通过“外地回长”渠道申请,流程复杂度显著提升。 更关键的是,官方已明确2026年起该校将取消城区派位指标,市区高中也不再向其投放指标生。这意味着城区家庭想入读该校,需切换至长沙县小升初招生渠道,而此前挤破头的派位竞争热度或明显降温。值得注意的是,同为长沙县民办校的明达中学暂不受影响,仍保留城区学籍,形成“一县两策”的特殊局面。 分班“自主化”时代,每场考试都是“入场券” 2025年长沙取消小升初毕业暨分班市统考后,2026年新初一分班将全面进入“校自为战”阶段——由区或学校自主命题、自主制定分班标准。从目前家长反馈的情况看,初中校主要参考两类成绩:一是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分数,二是开学前组织的专项择优测试。 由于缺乏统一的分班依据,“重点班门票”的获取逻辑发生根本变化:不再是靠一场统考定输赢,而是依赖整个小升初阶段的成绩积累。以部分名校为例,不仅会核查六下期末的语数外全科成绩,还会通过开学前的小测考察学科思维能力,甚至有学校悄悄收集五年级以来的关键考试数据。这意味着家长需更早规划,避免因某次考试失误错失重点班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学籍调整与分班改革背后,长沙县教育资源正迎来新变化:雅礼中学东校区2026年起将面向长沙县招生,其定位高于多数“五小”高中。对选择湘珺未来的家庭而言,虽失去城区中考资格,但本地优质高中资源的补充或成为新的升学出口。建议2026小升初家庭重点关注学校招生细则更新,同时夯实日常学业基础,以应对更细分的升学竞争。
2026年长沙小升初将迎来两处关键调整,直接牵动后续中考路径与学业规划,意向民办
一三大树哥
2025-10-31 11:41: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