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有时候真的感概:小小脑瓜,怎么能在瞬间想出这样的策略框架,直击本质,同时

姜戊论商业 2025-10-31 16:07:58

投资策略

有时候真的感概:

小小脑瓜,怎么能在瞬间想出这样的策略框架,

直击本质,

同时也不得不说:

要想完美落地,总归离不开无数经验教训总结,离不开踩过的无数坑。

所以,直觉判断是灵魂,落地规则是抓手。二者缺一不可。

现在要说的是这样一种策略(该策略只适合慢慢赚钱,可以保证超越定存,超越货基,超越理财,超越国债,但是无法做到一夜暴富,追求块钱的请划走)。

策略原理:

第一原理:

1)低买高卖(低估作为相对低点,高估作为相对高点)

第二原理:

1)投资行为决定投资心理

2)投资心理决定盈亏结果

(稳定的心理带来稳定的赚钱;

上下波动的心理带来一惊一乍的赔钱)

3)基于以上两条推理出(对绝大多数人适用,不适合股神):不妄图一次性买在最低(分批买入就很适合),更不妄图一次性卖在最高(分批卖出很适合),视线中干脆忽视最高和最低的存在。

(除了第一原理和第二原理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两条心法,先保留,适当时再公开)

策略详解:

1)选择不死的品种,可以是宽基指数(比如沪深300),也可以行业指数(比如医疗指数,比如消费指数),只要不碰个股,立马就避免了暴雷、退市的风险,这很重要

2)以定投的思路来收集筹码(很多人只知道定投的概念,但完全不晓得如何控制节奏、如何止盈止损,以至于刚开始出现盈利时就考虑要不要继续投入,是不是该卖了,,,):

永远给自己保留足够的安全边际,只在指数低估的时候开启定投,当你建立这个习惯的时候,便自然而言的会带来长期的投资行为,不会想着赚快钱。

因为你的定投是每月工资到账后以固定数额买入的,你会巴不得指数长期维持低估(或者长期在低估区域震荡),这样才能收集足够多的筹码,等到它将来一飞冲天。

在前期买入时,你会经常看到一会盈利了,一会儿亏损了,我的建议是在低谷区域时,不要总想着获利了结,卖飞才是得不偿失,只要它是低估的,而且你又是定投,此时的最大回撤极其有限,你真正该期盼的是长期维持低估(这是你的投资行为决定的)。

如果你觉得低估时定投买入,这个动作太单一,想要增加些优化手段,让自己拿的更稳,那么完全可以在定投时拿出等额的资金买入短债。短债相当于货基,但比货基的收益略高。这个资金是为了增加一层安全边际:当你发现定投的标的出现“明显超跌”时就立马补仓,补仓过往投资金额的50%,等到回归价值中枢时就卖掉50%当中的70%,相当于做了T,来降低成本从而拿的更稳。当然明显超跌的机会可能不多,所以等到就补,等不到就拉倒。(如果想再增加一层安全边际,就将长短债结合,具体就不说了,总归是能搞出一些花样的。ps:长短债当天就可以买卖,所以是非常合适的现金管理工具)

3)指数来到中估时,就可以开始用网格操作来了结部分利润。为什么中估时开始增加卖的操作,主要是为了锁定利润。试想,辛辛苦苦低估时捡了好几年垃圾,眼看着中估时盈利好多了,此时如果没有及时锁定收益,很快滑落回去,内心也是很痛苦的。不如薛薇卖出一部分,如果执行一段时间网格之后又开始低估,那么很好,继续开启定投;如果在中估时反复震荡,那么也很好,反复收获利润;如果很快来到高估区域,那么也很好,因为筹码够多(中估时的网格也会再积累一些筹码),此时关闭网格,以整个市场的热度进行分批卖出,当然最终它还是会再回到中估,低估,从而进行下一个周期的轮回。

4)这中间还有很多不同层面的优化方法,一次说不完(比如,找不相关,或者相关性相反的标的,构建投资组合,从而平滑收益率拿的更稳)[微笑]

0 阅读:0
姜戊论商业

姜戊论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