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好了 不止青藏高原知道了,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著名演员胡歌,长期在西藏捡拾40多万件垃圾。 40多万件是什么概念?可能是你我这辈子随手丢掉的塑料瓶、包装袋总和的好几倍,更别说这些垃圾散落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原上——那里风大得能吹跑帽子,紫外线强得能晒脱皮,弯腰捡垃圾不是摆个姿势拍张照那么简单。 胡歌不是第一次做公益,但这次“长期”两个字特别戳人,毕竟现在太多明星的公益停留在“活动当天到场”“捐款数字曝光”,像这样悄悄扎根一个地方,把捡垃圾变成日常的,真没几个。 有人说他是“明星光环下的实干家”,我倒觉得反过来更贴切——是实干撑住了光环。你想啊,青藏高原的生态有多脆弱?一片塑料可能要几十年才能降解,一个丢弃的罐头盒可能会被野生动物误食。 但在此之前,没多少人把“高原垃圾”当回事,大家更愿意看雪山蓝天的美景,忽略那些藏在草丛里、石头缝里的“污点”。胡歌的厉害之处,不是他捡了多少垃圾,而是他用自己的影响力,把这个“冷门问题”拽到了全国人眼前。原来明星的号召力,不只是带火一款产品、一部剧,还能带动一群人关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也有人酸溜溜地说“作秀而已”,可作秀能坚持“长期”吗?能捡到40多万件吗?那些在零下几度的寒风里弯腰的瞬间,那些满手油污整理垃圾的时刻,镜头拍不到多少,但每一件垃圾都记着。 现在的网络环境很有意思,总有人习惯用恶意揣测善意,仿佛明星做公益就一定有目的。可反过来想,就算退一万步讲,哪怕最初有“作秀”的念头,能把这件事坚持下来,做成实实在在的成果,不也比那些只说不做的强? 更重要的是,他给普通人提了个醒:公益不是明星的专利,也不是要去多遥远的地方。我们在小区里把垃圾分好类,在路边看到塑料瓶顺手扔进垃圾桶,其实都是在做和他一样的事——守护身边的环境。青藏高原的垃圾被他捡起来了,更多地方的“垃圾”,需要我们每个人动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胡歌 明星西藏捐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