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驳虎 著名撰稿人、凤凰网专栏作者 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以全大写字体宣告“G2会议即将召开!”时,世界仿佛被拉回了2009年——那个美国深陷金融危机、奥巴马请中国“拉一把”的年代。 16年过去了,特朗普再次祭出“G2”(两国集团)概念,试图将中美会晤包装成“共治世界”的权力交接仪式。然而,中方的回应冷静而犀利:中国不接受“共治”的虚名,更不承认由美国主导的“两极秩序”。 10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指出:“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将继续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这番表态,是对“G2”幻想最有力的回击。特朗普想用一个词,把中国拉进他设想的“美中共治”神坛,但中国早已看透:G2不是平起平坐,而是美国试图以“共治”之名,行“共谋”之实,最终收割全球。 历史总是循环往复。2009年奥巴马抛出G2概念时,美国正处在金融危机深渊。如今特朗普重提旧事,背后是美国国债突破35万亿美元、通胀持续高企的窘境。十六年一个轮回,美国每次遇到困难就想把中国拉上同一条船,这种功利主义的外交套路早已被看穿。 特朗普的G2幻梦藏着精明的算计。他设想的是一个“美国点菜、中国买单”的共治模式:美国继续掌握军事霸权、金融霸权和科技霸权,中国则要负责购买更多美债、开放更大市场、承担更多“国际责任”。说白了,这就是新时代的“主仆关系”。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战略清醒。“真正的多边主义”这七个字,直接戳破了G2概念的本质缺陷。当今世界不是两个国家的棋局,而是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舞台。中国在联合国、金砖机制、上合组织等平台的建设性作用,远比接受美国安排的“二当家”角色更有意义。 看看特朗普的执政记录就能明白他为何钟情G2概念。这位商人总统最擅长的是交易艺术,而G2在他眼中或许是笔大买卖——让中国帮忙稳住美国经济,同时遏制中国的发展空间。可惜这套零和博弈的思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 中国这些年的选择已经表明立场。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从亚投行到金砖扩容,中国在构建的是包容性、建设性的新型国际关系。这种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与美国的霸权守成逻辑形成鲜明对比。 特朗普可能忘了,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2009年那个需要谨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家。我们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的70%,在新能源汽车、光伏、5G等新兴领域实现领跑,更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这种实力对比下,谁还会接受一个不平等的“共治”方案? 国际社会对G2的态度同样值得玩味。欧洲国家警惕被边缘化,发展中国家担心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这种普遍担忧恰恰证明,单极或两极秩序都已不符合时代潮流。中国坚持的多边主义,才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心声。 回想2017年特朗普访华时车队驶过长安街的场面,与今日中方冷静回应形成有趣对照。中国对待美国的态度始终如一:欢迎合作,拒绝绑架;拥抱交流,抵制霸权。这种战略定力源于五千年文明积淀的智慧,更源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G2这个概念最好永远留在历史档案里。它代表着过时的霸权思维,体现着某些人始终未变的优越感。而中国正在书写的,是一个所有国家平等参与、共同繁荣的新故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