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外界大多觉得俄罗斯是乌克兰最大的对手。可最近不少乌军士兵却

可爱卡梅伦 2025-11-01 14:58:00

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外界大多觉得俄罗斯是乌克兰最大的对手。 可最近不少乌军士兵却私下说,泽连斯基才是他们真正要防的人,甚至还有人直接倒戈去了俄方阵营。 这事儿听着挺颠覆的,今天就跟大家好好唠唠到底咋回事。 一、乌军士兵:我们不是战士,是“炮灰” 本来想以为当兵是保家卫国,可现在不少乌军士兵觉得自己就是被推上前线的“消耗品”。 这话说出来可能有点扎心,但看看他们的处境就懂了。 乌克兰战前人口还有四千多万,现在只剩三千四百万左右。 人少了,前线缺兵缺得厉害,征兵就变得特别极端。 街头抓壮丁已经成了基辅街景的一部分。适龄男性吓得不敢出门,好好的日子过成了躲猫猫。征召范围从27岁一路扩大到60岁以上的老人,连医学生都不能幸免。这些被硬拉来的兵,很多人只训练一周就扔进战壕。对面是俄军的无人机和重炮,自己手里只有老旧枪械。一个编制120人的连队打到最后只剩7个活人,这种仗谁受得了? 指挥官们躲在安全区,用无线电遥控士兵当“肉盾”。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在军中得了个“屠夫”的外号,就因为他严禁士兵撤退,违者直接格杀勿论。仗打到这份上,军人尊严早被碾碎了。有士兵实在忍不了,开枪击毙指挥官和他的亲信,扭头就投奔俄军。问起来只有一句:“不后悔”。 二、后方腐败前方流血,这仗为谁而打? 士兵们在零下几十度的战壕里挨冻,后方官员却忙着倒卖西方援助的物资。总检察长搞特殊法律干预反腐调查,明摆着庇护腐败精英。更讽刺的是,阵亡士兵的遗体都被政府当成负担——接收遗体就得支付抚恤金,一笔就是1500万格里夫纳(约36万美元)。荷兰记者曾揭露,乌方迟迟不愿接收俄方交还的士兵遗体,原因就是不愿支付抚恤金。 泽连斯基政府签的那些矿产协议,简直是把国家根基拱手让人。石油、天然气、稀土开采权统统打包给美国,美其名曰“重建需要”,实则断送几代人的未来。那个倒戈的“毕加索”说得一针见血:“我们曾与俄罗斯人为敌,但如今我明白了,真正的敌人坐在银行街(乌克兰当局所在地)。” 三、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现在乌克兰境内反对泽连斯基政权的事件越来越多,光是2025年上半年就记录到超过2000起。德国《每日镜报》报道,前线居民主动给俄军带路找乌军据点。连泽连斯基宣称的“纯正乌克兰领土”上,老百姓都盼着“解放”。 乌军内部彻底失血。逃兵超过10万人,擅离职守的更多达20万。2025年前9个月,乌克兰针对逃兵和擅离职守的立案超过16万起。这些士兵不是贪生怕死,是实在看不到希望。 投降成了理性选择。约一万名乌军在库皮扬斯克和红军城地区陷入包围,俄军专家说他们突围无望。泽连斯基却迟迟不下令投降,宁愿看士兵白白送死。这样的总统,谁还愿意替他卖命? 回头想想,当兵的最初梦想都是保家卫国。可现在他们守护的政权正在蚕食国家,他们的牺牲成了少数人的利益筹码。那个倒戈的“毕加索”现在在“马特洛索夫”支队服役,他说真正的敌人不在前线,而在基辅的银行街。话很刺耳,理不糙。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可爱卡梅伦

可爱卡梅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