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现在可能已经到了较量的关键“决赛阶段”。眼下中国面临的最大麻烦,可能就是美国的两个招数: 先是想搞经济收割,要是这招没成功,说不定还会冒险动起战争的念头。美国想要把中国经济搅乱,就像当年收割苏联那样,给美元续上一口气。可中国跟苏联不一样,也不是印度。 美国最先亮出来的就是所谓产业链“去中国化”,目的就是想让全球制造业离开中国,结果实际操作下来,苹果在印度不但没实现本土化,关键部件、零配件、甚至包装盒都得从中国调货过去。 三星在越南也差不多,经常因为中国产品供不上不得不停工。美国原本想靠“脱钩”让中国产业链散架,最后反倒让中国和东南亚的联系更牢,一根筋没搬断,反而更难割开了。 这一切归根到底,中国产业链的扎实程度不是哪个国家说脱就能脱的,日本造汽车,零件八成都得从中国进口,德国的宝马、奔驰,卖到中国比卖给自家都多。 韩国的芯片,光靠中国市场就能消化掉一半,这么多国家已经深深套牢了中国这条主干道,美国要想靠一张嘴断他们的财路,恐怕盟友们第一个就不答应。 其实美国最依仗的就是“美元收割模式”,疫情那年,美国一口气放出那么多美元,就是想着等时机一到加息,把全球的钱都吸回国内,割一波韭菜。 以前苏联被油价玩死就是这么来的,可中国根本不是苏联,中国的出口多得惊人,不止能撑住自己,还成了全球买卖的中转站。 更别说原材料贸易,沙特卖油用人民币,巴西卖大豆也直接收人民币,这一来一回,美元想插手都插不上。 人民币现在在国际结算里越来越有分量,不少国家被美元加息搞怕了,干脆跟中国换钱做买卖,阿根廷还用人民币还IMF的钱,美元完全插不上手。美国以前一涨息,别的国家都得跟着受罪,如今中国帮他们搭起防线,美元的这一招越来越不灵了。 经济上搞不动之后,美国就动了别的心思,于是俄乌战争就爆发了,美国本来想借机削弱俄罗斯,顺带把欧洲绑得更死,结果欧洲没了俄罗斯的油气倒贴着去拉中国订单,德国、法国在中国大笔投资,反手给了美国一个下马威。 俄罗斯更干脆,直接把石油结算的主要货币都变成了人民币,制裁反倒给了中国更多的空间,美国钱也花出去了,最后的结果却和打算盘时正好背道而驰。 现在来看,美国那些号称无所不能的工具——不管是炒作“产业链去中国化”,还是继续玩老掉牙的美元抽血,已经没啥杀伤力了。 军事冒险更是顾虑重重,动不动怕自己把盟友给坑了,反倒是中国,一步一个脚印,把自己的产业做厚了,把朋友圈做大了,成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首选合作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