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准备算总账了:拖了7年,不准中国新建使馆,英首相继续头铁下去! 这事儿从头就是一场明晃晃的政治闹剧,中国当初是按正规程序买的地,设计方案改了五次,特意降低了建筑高度适配周边的历史风貌,连英国国家安全部门的三轮初审都过了,怎么看都是合规合法的事儿。 可英方就是各种找茬,先是地方议会跳出来说有“安全隐忧”,邻居不同意,连方案合不合规都不提,等中方想上诉,他们又把项目收归中央,一接管就按下暂停键,再也没了下文。 这七年里,英方至少给过五次审批时间表,可每次承诺都跟放屁一样,转头就忘,拖延硬是被他们玩成了惯用战术。 更离谱的是,今年还突然说中方图纸有删节,要未打码版,可翻遍英国法律,也没规定外方必须交无删改的图纸,纯粹就是故意刁难。 斯塔默政府之所以这么“头铁”,说白了就是没底气,只能靠装强硬撑场面,国内经济一塌糊涂,增长预期一降再降,老百姓不满情绪越来越浓,他领导的工党支持率都跌到历史最低了,比上届保守党政府的最低纪录还惨。 之前搞了个“涉华间谍案”,抓了两个人炒作半天,结果因为没证据只能撤诉,被保守党抓住把柄狠狠攻击,说他“对华太软”。 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稳住选票,他只能在对华议题上装腔作势,拿中使馆项目当“刷存在感”的工具,不批项目不用担什么大风险,还能向保守党证明自己不软,简直是低成本的政治作秀,算盘打得噼啪响,就是没算明白自己几斤几两。 英国作为“五眼联盟”的核心成员,这些年早就成了美国的小跟班,凡事都要看美国脸色,白宫早就私下警告英国,要从严审批中使馆项目,还放话批准了会影响美英贸易信任。 特朗普更是直接打电话给斯塔默,把中使馆项目和英美贸易谈判绑在一起,暗示不配合就加征英国钢铁关税,英国经济现在很依赖北美市场,还指望靠美英贸易缓解失业问题,哪敢得罪美国? 只能乖乖听话,拿中国的项目给美国交差,可他们又怕把中方彻底惹毛,毕竟中英还有不少合作,真闹僵了自己也吃亏,所以就搞出这种套路,既想讨好美国,又不想彻底断绝和中国的联系,这种两边讨好的心思,最后只能是两边不讨好。 看看其他国家的做法,就知道英国有多孤立,新西兰去年就明确说,FBI在当地设办公室不针对中国,欧盟搞对俄制裁,也没要求第三方停购俄油。 只有英国上蹿下跳当出头鸟,以为能靠讨好美国捞好处,殊不知人家根本没把它当回事,纯属自作多情。 面对这种无休止的拖延和刁难,中方的耐心早就耗尽了,态度也从最初的敦促变成了强硬回应,之前直接点名英国,说他们毫无契约精神、严重失信,明确警告再拖就要承担后果。 之后更是直接把批项目和撤制裁绑在一起,英国制裁了11家中企,中方立马反驳,驻英使馆发言人直接放话,不解决制裁问题,项目争议就没完。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国际上有个规矩,驻在国有义务支持外交馆舍建设,这是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中英早就说好互相支持在对方首都建新馆舍,现在英国先破坏规矩,中方自然有理由对等反制。 英国在华也有馆舍项目要推进,要是继续阻挠中方,他们自己的项目也别想顺利进行,这就是对等,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 英国商界其实早就慌了,不少企业负责人都公开表示,中使馆项目拖这么久,已经影响了中英合作的氛围,很多金融、科技领域的合作都因为担心政策风险停了下来。 他们心里门儿清,英国经济离不开中国市场,不管是金融还是科技领域,都需要和中国合作才能推进,真把中方惹毛了,受损的还是英国自己,可斯塔默政府只顾着自己的政治利益,哪管企业死活。 英国要是继续这么耗下去,不遵守规矩,不履行义务,最后只会错失发展机遇,还得承担所有后果,中方的耐心已经耗尽,警告也已经发出,接下来就看英国怎么选了,是继续装硬扛到底,还是认清形势,做出正确的选择。 大家觉得英国最后会选择低头履行义务,还是继续硬扛到底自食恶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