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银行直接下场卖房了几个意思?最近楼市好像不太好聊,今天看到一财的报道:据一财的不完全梳理,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均通过线上平台大量直接销售房产,部分银行的在售房产标的已超千套。相当于银行直接下场卖房。当然这个卖房跟楼盘和中介卖房不同,对银行来说,是一种资产处置方式。怎么回事呢?有点复杂,一点一点来说吧。现在由于市场越来越复杂,银行对于资产的处置,也发生了变化。首先是贷款。看到好多人表示,现在银行对于房贷的逾期非常有弹性:还不上本金还利息也行,在银行那里不算坏账,据说还有银行给贷款人找工作扣除工资还房贷的,甚至还不上的话现在也可以保留居住权,不会让业主腾房子没地方住……总之非常人性化。可以理解,大环境的问题,个人有时候确实无能为力,所以就交给时间来消化吧。对双方都有好处。其次是房产。即便如此,很多人可能因为房贷已经超过房产市值,选择不再持有房产,或者公司因为债务问题用房产抵债。那么房子就到了银行手中,银行就要处置这些资产。怎么处置呢?之前主要是法拍,但是现在法拍房越来越多,市场预期不好的情况下,也容易流拍。而且法拍房的纠纷比较多,比如很多民间抵押借贷,都不体现在金融系统里,搞起来非常费劲。最近看到一个法拍房案例:业主产证都办下来了,结果物业说房子欠十几年水电物业费,不缴清不给通水电。说实话,二手房都在跌价,这些可能有纠纷的法拍房就更无人问津了。怎么办?开辟一个新市场。最后的直供房。银行把一些产权清晰的房子单独挑出来,银行直接做房东,规避了产权的纠纷,然后再用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业主跟买二手房一样,买到直接拎包入住。看一财的报道:这些直供房,价格低于当地市场价的25%。一句话:法拍房的价格,二手房的体验。对银行来说,价格其实没那么敏感,资产处置才是大事,不但有行业红线,还有时效问题。当然,也有人担心:银行直供房会不会对当地二手房的价格体系带来冲击。以往一个小区的二手房价以这个小区最新低价成交为准,所以很多人呼吁贝壳不要显示成交价,这些银行上了直供房,二手房市场恐怕更难了。这个担忧有必要,但是还是要体量:银行直供房的体量还是太小了。一个银行挂牌基本就几百套,跟当地几万套二手房挂牌相比,零头还不到,实际的影响可能没那么大。当然,价格预期可能多少都会有些影响。刚需确实可以去了解一下。至于楼市其他的问题,问就是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