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发文:“今天,中国宣布暂停对韩华海洋5家美相关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1-12 11:43:13

11月10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发文:“今天,中国宣布暂停对韩华海洋5家美相关子公司反制措施一年,这是中国昨天暂停对美出口镓、锗、锑、石墨等关键矿产的管制措施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此次调整源于美东时间11月9日美国的相关决定——美方宣布自11月10日起,暂停实施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措施一年,美中正在解开心结,尽量把对方的伤害降到最低,这一切归功于特朗普总统的亚洲行!” 卢特尼克的炫耀看似平淡,却将中方对等回应包装成战绩,把单边霸凌后的暂时收手粉饰为解开心结,实在荒谬!   美东时间10月14号,美国先拿所谓的“301调查”当借口,对中国的海事、物流、造船领域搞了港口费之类的限制措施。这根本不是依据国际贸易规则的正当做法,就是典型的单边制裁手段,直接影响了中国相关产业的正常运转。   中方接着就反制了,对有美国背景的船舶收特别港务费,还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旗下5家跟美国有关的子公司采取了针对性措施。   11月9日美方说要暂停实施,不是想缓和关系,而是自己仓促出台政策后没办法的调整,是“搞了单边霸凌后暂时收手”,不是什么“释放善意”。   中方决定暂停反制措施,是因为两边达成了共识,是对等的回应,不是对美方被动妥协,可卢特尼克完全把这个逻辑搞反了。   11月9日美方说要暂停301调查措施后,中方在11月10日先后宣布暂停对韩华海洋5家美相关子公司的反制措施,还有暂停对镓、锗、锑、石墨这些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   这一系列动作的时间差和内容上的关联,明明白白能看出“美方先有动作,中方再对等回应”的逻辑。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的委员白明解读的时候,说清了中方做这个决定的战略考虑:这种“暂停”是有进有退的策略安排,既给两边关系添了点稳定性,也留着根据后面情况调整政策的主动权。   中方的这些措施,一直是基于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跟着对等原则走,绝不是卢特尼克说的那种“被美方牵着走”的被动做法。   暂停关键矿产管制这事儿,更能看出中方的战略主动性,不是对美方妥协。中方之前对稀土这些关键矿产的出口搞管制,是因为国家安全有明确的需要。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之前就公开说过,有些境外组织和个人把中国产的稀土管制物项加工后,转到军事这类敏感领域,给中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了很大损害。   这次暂停对镓、锗这些矿产的管制,和美方暂停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形成了对等回应,是两边在经贸领域互相释放的缓冲信号。这种互动是建立在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基础上,不是美方单方面施压的结果。卢特尼克把这包装成“美方的战绩”,本质上是故意不承认中方政策的自主性。   特朗普亚洲行的真实目的,也跟卢特尼克说的“推动和解”差得远。不少专家分析说,特朗普这次亚太之行,更多是想显示“美国力量”还在,还有影响力,尤其是现在美国国内面临政府停摆这些政治乱局,他搞外交行动明显是想转移国内的注意力。   在APEC峰会期间,美方更倾向于拉着传统盟友搞经济战略包围,不是真心想和中方“解开心结”。   清华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治理研究所的副教授张鹏龙提过,特朗普政府想通过推动美日、美韩在半导体这些领域的合作,削弱中国在区域价值链里的中心地位。   这种战略想法和“和解”的说法完全相反,更能看出卢特尼克的话有多假。   中美经贸关系能暂时缓和,是因为两边都努力通过对话控制分歧,不是哪一方“施舍”的,也不是单个政治人物的作用。   从5月日内瓦会谈达成90天关税“休战”的协议,到6月伦敦会谈完善框架,再到10月吉隆坡磋商达成基本共识,每一步进展都离不开两边谈判团队的坦诚沟通。中方一直抱着开放的态度,想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但这种态度绝不等于妥协退让。   美方暂停301调查和中方暂停反制措施,一起构成了给紧张关系降温的缓冲期,这种平衡是两边利益博弈后的结果,不是单方面的“成果”。   卢特尼克说的这些话,故意把因果搞混、主次颠倒,把中方的对等回应说成是美方的政治成果,把搞了单边霸凌后暂时收手粉饰成善意和解。   这种说法忽略了中美经贸互动的基本逻辑,没看到两边通过多轮磋商推动关系缓和的事实,还掩盖了美方之前搞单边制裁的霸凌本质。中美之间的分歧,从来不是靠单个政治人物的外交作秀就能解决的,真正要改善关系,得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需要两边都丢掉霸凌思维、遵守国际规则。   卢特尼克这番“炫耀”,说到底就是自欺欺人的政治作秀,经不住事实的琢磨,也撑不过时间的考验。

0 阅读:222

猜你喜欢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