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美援朝时,头脑最为清醒的美国高层,恐怕就是美国防长马歇尔了,他说的一番话,让人惊讶,此人的智慧非常不一般!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朝鲜战争打响的时候,美国上下一片乐观,觉得凭着先进武器很快就能打赢,可就在这种气氛里,有个人站出来泼冷水,这人就是刚上任的国防部长马歇尔。 他在五角大楼的会议上直接说,中国肯定会出兵,而且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不容小觑,这话一出口,在场的人都愣了,因为前线的麦克阿瑟正叫嚷着圣诞节前就能结束战斗呢。 马歇尔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对中国太了解了,1945年到1947年,他在中国待了两年多,专门负责调停国共冲突,那段时间他满中国跑,从南京到上海,从延安到东北,亲眼见过中国军队是怎么打仗的。 他看到那些士兵能蒙着眼睛拆枪,摸黑行军几十里不迷路,这种训练水平让他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中国人骨子里那股劲儿,为了保家卫国什么苦都能吃。 马歇尔在会上摆事实讲道理,他说中国军队从1927年开始就没停过打仗,长征走了两万五千里,抗日打了八年,解放战争又是三年,算下来有二十多年的实战经验。 这些将领脑子里装的都是真功夫,不是书本上的理论,美国呢,二战结束后就享太平了,部队都生疏了,他特别提到《孙子兵法》,说中国人打仗讲究以少胜多、出其不意,这套东西美军根本不熟悉。 当时美国情报部门报告说,中国边境只有几万边防军,马歇尔摇头不信,他说中国要是真出兵,派的肯定是精锐部队。 他还分析说,朝鲜挨打了,中国作为邻居不可能不管,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果然,十月份志愿军就悄悄过江了,而且来的都是打过东北的四野主力,个个都是老兵。 可惜马歇尔的话没多少人听进去,麦克阿瑟在东京总部依然信心满满,坚持向鸭绿江推进,他觉得中国人就算来了也不够看,美军的飞机大炮能把他们炸回老家。 结果11月初云山打了一仗,美军骑兵师被包了饺子,一退就是三十多公里,这才知道志愿军不是闹着玩的。 志愿军的打法确实厉害,他们不跟你拼装备,专挑晚上打,靠近了就冲锋,搞得美军坦克大炮使不上劲,长津湖那一仗更狠,零下四十度的天气,志愿军硬是把美国陆战一师围住了,美军冻伤的比战伤的还多。 一个美军士兵后来回忆说,他们早上醒来发现中国士兵已经摸到跟前了,睡袋都来不及钻出来,这种作战方式美军从来没遇到过,心理防线一下就崩了。 马歇尔在华盛顿看着前线传回来的战报,心里明白自己说对了,他再次提醒杜鲁门总统,不能无限制扩大战争,必须划定界限。 可惜麦克阿瑟还想炸鸭绿江大桥,甚至提出要用原子弹,这种疯狂想法最终让他丢了饭碗,1951年四月被撤职了。 到了七月份,美军已经从鸭绿江边退到三八线附近,开始跟中国谈停战了,当初说要速胜的人都不吭声了,一场仗打下来,美军伤亡惨重,补给线拉得老长,士气低落得很。 志愿军虽然装备差,可就是凭着一股血性和灵活的战术,硬是顶住了联合国军的进攻。 这场战争给美国军方上了一课,西点军校后来专门研究中国军队的战术,承认当初低估了对手。 一个退役将领说得很实在:“我们输给的不是武器,而是自己的傲慢,”马歇尔的判断从头到尾都是对的,可惜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不愿意听。 说到底,马歇尔的清醒来自他对中国的深入了解,他知道中国不是好欺负的,中国人为了保卫家园能爆发出巨大能量。 朝鲜战争证明了一个道理,打仗不光看武器,还得看人心和智慧,马歇尔虽然是美国人,可他的判断客观公正,这份清醒在当时的美国高层里太难得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澎湃新闻——“最后一个指挥岗位”:乔治·马歇尔的国防部长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