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说:雄而不霸的结果,注定在国际上是不会有真正朋友的。因为不霸者没人怕,没人

云海澄碧翠 2025-11-14 12:53:19

蔡正元说:雄而不霸的结果,注定在国际上是不会有真正朋友的。因为不霸者没人怕,没人怕,那事情就多了。 “雄而不霸” 为啥难有真朋友?这问题戳中了国际交往里最现实的一面。人类内心深处对强者的敬畏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自远古生存法则的本能延续。 唯有实力强劲且敢于亮剑者,方能真正赢得他人发自内心的重视与尊崇。毕竟没人怕的 “强者”,在别人眼里跟 “软柿子” 没两样,不欺负白不欺负。 翻遍古今中外的历史,就没见过哪个能站稳脚跟的大国,是不靠 “立威” 就实现雄起的。 汉朝的卫青、霍去病带着大军北击匈奴,旌旗所到之处,周边小国纷纷主动归附,出钱出兵甘愿相助;西方古罗马自不待言,其凭强大军团纵横捭阖,横扫地中海,将诸多城邦与王国纳入囊中。 那些被征服的势力,无一不在其铁蹄之下乖乖臣服,尽显其霸主之威。这些例子都说明,大国要想让别人信服,没点能让人敬畏的手段根本行不通。 放到当下,2025 年 11 月的仁爱礁局势就是最鲜活的例子。菲律宾一直打着 “人道主义补给” 的旗号,偷偷往非法搁浅在礁上的 “马德雷山号” 运建筑材料,想把这艘破船加固成长期占据的据点。 他们还特意邀请媒体随船,把挑衅画面拍下来炒作,一边军事上冲撞,一边舆论上造势。更关键之处在于,美国凭借《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为菲律宾撑腰打气,还部署“堤丰”导弹系统。在其撑腰下,菲律宾愈发有恃无恐,挑衅之举也益发大胆。 这种试探在南海并不是新鲜事。早年间菲律宾把退役登陆舰 “搁浅” 在仁爱礁,这么多年来一直赖着不走;越南在南沙控制了二十多个点位,一边扩建设施、常态化巡航,一边不停开展油气项目,压根没停下扩张的脚步。这些举动的背后,都是觉得就算挑衅也不会付出啥代价。 反观中印边境,2020 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中方迅速升级了边境设施,规范了前线管理,之后印度的边境动作明显收敛了不少。一正一反的对比很清楚:光靠喊话和克制换不来安宁,实打实的行动才管用。 在仁爱礁的对峙中,中方一边用符合规矩的方式回应挑衅,用水炮驱离违规船只,一边靠北斗导航和卫星遥感,把整片海域的情况都纳入监控,全天候盯着对方的动向。 既没让冲突升级,又清晰守住了底线,这就是现代大国的 “立威” 智慧 —— 不是要称霸,而是要让对方清楚底线在哪。而且中菲之间每年有超 800 亿美元的贸易往来,真要是闹僵了,对双方都没好处,这也让 “立威” 多了一层利益考量。 清朝曾高呼类如 “雄而不霸” 之口号,然其内部早已腐朽不堪。即便有心强硬,亦因实力不济而难以为继,最终不过是外强中干,徒留唏嘘。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不管是军事装备、科技水平还是制度实力,都不是当年能比的。 关键不是有没有实力,而是怎么用实力让对方感知到底线。要做到这一点,光有硬实力还不够。得让演训和实际维权行动配合起来,不能练兵是练兵,执法是执法,得形成联动才能有威慑力;应主动公开事情的来龙去脉、时间线与现场影像,以事实发声。 莫被他人左右舆论走向,让真相在公开透明中清晰呈现,而非陷入被动的舆论漩涡。 追根究底,“雄而不霸” 理念并无瑕疵。此非摒弃善意与包容,而是绝不能将克制当作软弱的托辞,应坚守原则,展现大国风范与担当。 大国的底气,既要体现在足够强的实力上,更要体现在触碰底线时绝不手软的魄力上。只有让对方清楚,试探的成本远高于收益,那些没完没了的挑衅才会慢慢减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云海澄碧翠

云海澄碧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