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个视频,一个孩子感冒发烧,妈妈两小时里给他吃了美林、头孢、奥司他韦、豉翘、肺力咳五种药。 医生问她谁教的,她说难道我还少吃了什么,气得医生笑不出来。 这事儿看着让人后怕,现在不少家长带娃看病,总觉得药吃得少就是耽误孩子,结果好心办坏事。 医生说最近接诊常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家长给孩子用药就跟打仗似的,抗生素、退烧药、清热解毒颗粒,看见说明书上能治小病的都往上堆。 有位妈妈听说板蓝根预防新冠,给孩子每天泡两大杯,喝到急性胃炎住院。这些药加起来副作用比疾病本身还可怕。 其实很多家长焦虑是有源头的。现在短视频里到处是发烧不降温会烧坏脑子"的提醒,育儿群里奶奶辈的老人总发"老偏方治百病"。 有个宝妈告诉我,她专门建了四个微信文件夹,存着各种专家讲座录屏,可看到实际生病还是不知道该听哪个,干脆来者不拒全吃上。 医院护士站放着国家卫健委印的用药指南,可家长们很少主动要去看。有个妈妈说上次看医生说得太专业记不住,还是朋友圈转发的小红书笔记看着方便。 社区诊所给小朋友开药时,经常发现他们在重复吃家里的余药,比如把维生素AD和鱼肝油当不同东西同时吃。 最让人担心的是,这种现象正在扩散。最近网上出现专门帮家长设计"儿童保健药方"的付费群,有位自称营养师的每天推六种保健品搭配。 连卖玩具的直播间都在促销"宝宝常备药箱套装",二十种药塞满三层铁盒。 监管部门虽然在查虚假广告,可这些玩意儿换个马甲又冒出来。 儿科医生私下吐槽,现在审核电子处方都提心吊胆,有些家长拿着亲戚写的"秘方"非要医生开出来。 有位主任医师说:"上周有个孩子吃错药进抢救室,家长还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提醒,其实说明书写得清清楚楚。 现在门诊不得不加派志愿者在药袋上贴图示,红圈标注"此药已用"防止重复吃。 医院走廊放着几台电子屏循环播放安全用药动画,内容特别简单:感冒了就多喝水,吃药按体重算,同类药不叠加。 可很多家长看完还是攥着手机问:"您看我拍的这个视频里,他们说要提前吃抗生素预防感染?" 医生只能苦笑:"视频点赞十万也不如说明书重要。" 卫生局最近统计,儿童用药错误引发的急诊案例比去年涨了37%。 有位急诊科医生拍的短视频里,桌上摆着没收来的二十三种混着吃的药盒,配文写着:这哪是给孩子治病,简直是用药摇奖。 最近开始试点给常用药印彩色警示贴,黄色代表退烧类,红色代表抗生素,避免家长傻傻分不清。




用户16xxx17
不少人管退烧药叫消炎药[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