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警示!俄乌战场传来血的教训,我们最先进的歼20,绝不能再抱着火箭弹不放了

当永安 2025-11-14 14:17:05

惊天警示!俄乌战场传来血的教训,我们最先进的歼20,绝不能再抱着火箭弹不放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歼‑20的优势是什么?隐身、超音速巡航、超视距精确打击。这些才是它设计的初衷。你拿它去干近距离低空突袭,等于拿一块高级钢板去砸玻璃,不但效果差,还可能自己受伤。 想想俄乌的战机损失,一架架好端端的飞机,因为试图近距离轰炸或低空突袭,被便携式导弹秒掉,成本和战略损失可想而知。我们的五代机不能重蹈覆辙,否则同样会成为“天价靶子”。 再说火箭弹,现代战争不是冷兵器时代。低空投火箭弹、靠近目标轰炸,这是上世纪战法,或许在战争电影里看起来很爽,但在密集防空覆盖的实战中,这等于自杀式操作。 俄乌战争里,类似的战法已经吃过大亏,战机没打掉重要设施,反而丢了好几架,损失惨重。现代战场要的不是炫技,而是效率,最小风险、最大杀伤、快速退场。 所以,歼‑20应该怎么打?答案很简单:充分利用它的隐身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远距离锁定敌方关键目标,比如防空雷达、指挥中心、火炮阵地,然后一击摧毁。 用超视距空空导弹先清理空中威胁,保持自身安全,再用精确制导武器打地面目标,这才是现代空战的标准套路。 再从战略角度看,歼‑20如果参与近距离低空轰炸,背后的风险还不止损失几架飞机那么简单。一旦损失惨重,不仅军事力量受影响,心理战也会输。 敌人会知道,我们的高端战机居然被防空系统拿下,那就会重新计算我们的战术和部署,对方士气反而更高。 而我们自己,不仅丢了装备,也丢了战略主动权。这就是为什么现代战争强调远距精准打击,而不是近身作战的原因。 现代战争还有一点特别重要,信息战和网络战。俄乌战争里,电子干扰、雷达陷阱、无人机侦察等层出不穷。低空近距离突袭,意味着你很可能进入敌人的信息陷阱区。 防空导弹不只是发射威力大,更重要的是配合电子干扰,诱导你飞入圈套。歼‑20如果还抱着火箭弹上去送头,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让整个作战计划泡汤。 所以,教训很明确:我们最先进的五代机不能再抱着老思路不放。远距打击、精确制导、隐身突防,这才是正确的玩法。 近距离低空突袭和投火箭弹的老套路,应该从教材里划掉,不存在“英雄主义”可言。俄乌战争告诉我们,低空送人头的代价,绝对不是教科书上的数字,而是鲜血和损失。 再想深一层,歼‑20的设计本身就是为了应对现代密集防空环境和信息化战争。它的武器系统、航电、隐身设计,都在告诉我们:保持距离才安全,精准打击才致命。 靠近目标硬干,是在挑战物理极限,也是在浪费战略资源。现代战争的逻辑已经彻底改变,空战不再是速度与勇气的比拼,而是技术与策略的较量。 歼‑20要做的事其实很简单:高空远程监控,利用隐身优势接近敌方关键目标,从远距离一击毙命,然后安全撤退。不要想着低空近身轰炸、靠火箭弹“玩炫技”,那是自找麻烦。 俄乌战争的教训已经摆在眼前,千万别忽视。我们的高端战机是战略资产,不是牺牲品,使用方式必须与它的设计理念匹配,否则一切都是徒劳。 所以,想象一下,如果未来的战场上,我们的歼‑20像电影里那样低空飞行、近距离轰炸,结果被对手轻松击落,这不仅是技术损失,更是战略灾难。 相比之下,如果利用远距精确打击,轻松摧毁对方雷达、指挥中心和关键设施,我们就能在现代空战里保持主动权。教训如此血淋淋,完全不需要英雄主义,只要聪明、精准、稳妥。 现代战争已经不是单纯的勇敢者游戏,而是智慧和技术的比拼。歼‑20作为国家顶级空中武力的象征,更应该遵循这个逻辑,远程、精准、隐身,而不是近战、冒险和低空自杀。 吸取俄乌战争的血的教训,不仅是为了装备安全,更是为了战略主动和国家利益。记住,战机不是道具,战场不是舞台,每一次起飞,都必须算清楚风险和收益。

0 阅读:23
当永安

当永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