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11让美军战术一夜过时!歼-20S携无人机编队震撼亮相

韫晓生 2025-11-14 14:55:39

[微风]11月11日,攻击-11一出,美媒毫不留情批判:中国的隐身、电子战和无人技术,让美国空军战术一夜过时。他们的惊讶,比福建舰入列还要难以置信,如果说福建舰是一直关注着,有心理预期,但是攻击-11和歼-20S可没有太多消息的。   (信源:网易新闻——美媒叹攻击-11让美军“落伍” 隐身技术领先)   先给军迷朋友科普下攻击-11的硬实力。这款隐身无人机不是新面孔,2019年就上过国庆阅兵,但这次曝光的是实战化改进型。   它的外形像个扁平的“飞翼”,没有尾翼,全身涂满吸波材料,雷达反射面积比一只麻雀还小,美军最先进的“爱国者”雷达都难发现它。   有个细节特别提气:攻击-11的弹舱是内置的,能挂4枚小型精确制导导弹,射程超过200公里。   去年西北大漠的演练中,它曾在万米高空锁定移动坦克,导弹穿过坦克炮塔顶部的观察孔,直接引爆弹药舱,命中率达到100%。   这种“点穴式”打击能力,让美军的装甲集群都得提心吊胆。   更让美媒坐不住的是它的电子战能力。攻击-11能携带电子干扰吊舱,在敌方雷达盲区飞行时,还能释放干扰信号,让对方的防空系统变成“瞎子”。   美军模拟推演显示,3架攻击-11组成的编队,就能瘫痪一个航母战斗群的防空雷达,为后续攻击打开缺口。   而歼-20S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空战规则。作为歼-20的双座改进型,它的后座不是简单的武器操作员,而是“无人机指挥官”。   这次曝光的画面里,1架歼-20S带着3架攻击-11编队飞行,歼-20S负责探测目标、制定战术,攻击-11执行打击任务,形成了“有人机+无人机”的黄金组合。   这种组合有多厉害?举个例子:歼-20S的雷达探测距离超过300公里,发现敌方战机后,不用自己上前缠斗,直接指挥攻击-11包抄。   攻击-11的速度能达到0.9马赫,还能做高难度机动,敌方战机根本甩不掉。   美军飞行员坦言:“面对这样的编队,我们的战术手册里,没有应对方案。”   美媒的焦虑不是没道理。以前美军靠“隐身优势”横行霸道,F-22和F-35曾是他们的骄傲。   但现在,攻击-11的隐身性能不输F-35,价格却只有它的五分之一,完全可以“以量取胜”。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无人机技术已经形成体系,从攻击-11这样的重型无人机,到“彩虹-7”“翼龙-10”,覆盖了各种作战场景。   有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美国空军目前只有12架MQ-25隐身无人机在测试,而中国攻击-11已经批量列装。   美军计划2030年实现无人机编队作战,中国现在就已经做到了。   这种“技术代差”的反转,让习惯了领先的美军很难接受。   可能有人会问,攻击-11和歼-20S的组合,实战中真的好用吗?看看珠海航展上的细节就知道:歼-20S的座舱屏幕上,能实时显示3架攻击-11的飞行数据、燃油状态和武器剩余量,指挥官轻点屏幕就能调整战术。   这种“无缝衔接”的协同能力,已经经过了多次实兵演练的检验。   美媒批判的背后,是对中国军工发展速度的忌惮。   2010年时,美国还在嘲笑中国的无人机“只能飞直线”;2015年,攻击-11原型机首飞,美军说“只是样子货”;现在,当攻击-11带着导弹编队飞行,他们终于承认“中国已经领跑”。   这里要说明的是,中国发展这些装备,从来不是为了称霸。攻击-11的研发团队负责人曾说:“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任何来犯之敌,都付出惨痛代价。”   从辽宁舰到福建舰,从歼-20到攻击-11,中国的国防力量发展,始终是为了守护和平。   美军的战术过时,本质上是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单打独斗”的时代。   而中国已经进入“体系作战”的新阶段,有人机、无人机、卫星、雷达形成了一张立体作战网。   攻击-11和歼-20S的同框,只是这张网里的一个缩影。   现在,美媒已经开始呼吁“重新制定空军战术”,但这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技术的差距可以追赶,思维的固化却很难打破。   中国军工的发展,从来不是跟在别人后面跑,而是靠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从攻击-11的隐身性能,到歼-20S的指挥能力,我们能看到中国国防科技的硬实力。   这些装备不是“花架子”,而是守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底气。当祖国的领空有这些“空中卫士”守护,我们才能安心享受和平的生活。   你觉得攻击-11最厉害的地方是什么?对于中国军工的发展,你有什么想说的?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为中国的科研人员点个赞,为强大的祖国加油!

0 阅读:82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