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日本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突然宣布了,优先推进减轻基地负担、拉动地方发展,这才是当地主流诉求。 说出来可能没人信,占日本国土面积才0.6%的冲绳,硬生生扛下了70.3%的驻日美军基地。这不是数字游戏,是普天间和嘉手纳这两个地名,像两块石头压在当地人的生活里。 就说嘉手纳基地,去年换了新型F-15战机后,周边居民的日子彻底没了清净。74岁的佐藤老先生住在基地附近,现在看电视都得把音量调到最大,即便这样,战机起飞的轰鸣声还是能穿透墙壁,震得他耳朵嗡嗡响。 这些噪音不是“有点吵”那么简单,是能渗进骨头里的折磨。美军战机训练不分昼夜,平均不到十分钟就有一架轰鸣着升空,最高时每天能达到150架次。 当地医院的数据更扎心,基地周边居民的听力障碍患病率比其他地区高30%,神经衰弱、高血压的比例也明显偏高。 有位妈妈说,女儿从出生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稍微大点后一听到飞机声就往她怀里钻,现在都五岁了,夜里还会做噩梦哭醒。玉城丹尼在联合国控诉基地问题时红了眼眶,不是装出来的,是见过太多这样的家庭,疼在心里。 比噪音更可怕的,是看不见的污染。今年冲绳县的调查一出来,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基地周边46处水体里,28处检测出高浓度的“永久性化学物”,这种东西能在人体内累积,根本代谢不掉。 嘉手纳基地旁边一口泉水,污染物含量竟是日本国家标准的32倍,而喝这口泉水的居民,很多都不知道自己早被毒素盯上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387名参与血检的居民里,155人血液指标异常,占比快到40%,有两个社区甚至超过60%。一位孕妇说,现在连自来水都不敢给孩子用,买瓶装水的钱成了每月固定开支,可谁知道瓶装水是不是真的安全? 安全隐患就像悬在头顶的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普天间基地因为建在市区,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基地”,历史上多次发生飞机坠毁、零部件掉落的事故。 2018年一架直升机在基地外坠毁,残骸砸在民房旁边,万幸没人伤亡,但当时抱着孩子在院子里晒衣服的主妇,现在想起来还浑身发抖。 除了事故,美军士兵的恶行更让人心寒。今年6月,一名美军士兵性侵16岁当地少女,玉城丹尼气得拍了桌子,怒斥这种行为“不可饶恕”。可这不是个案,短短三个月里就曝出三起类似事件,日本中央政府却连通报都不及时,冲绳人的心早就凉透了。 最让冲绳人憋屈的,是“被牺牲”的命运。日本中央政府总说基地能带动经济,可真相是,冲绳人均收入常年排日本最后一名。 基地确实带来了9000个就业岗位和2000亿日元收益,但这些钱大多流入少数人腰包,普通民众得到的只有伤害。 嘉手纳町居民每年能领32万日元噪音补贴,可这点钱连看耳朵的医药费都不够,更别说弥补被打乱的生活。 有渔民抱怨,基地排污让近海渔业减产,游客也因为噪音和安全顾虑不来了,原本能靠海吃饭的人,现在只能去基地周边开小饭馆,看美军的脸色挣钱。 所以玉城丹尼反对边野古基地搬迁,不是和日本政府对着干,是真的为县民着想。日本中央政府不顾反对,强行在边野古填海造地,甚至绕过冲绳县政府批准工程,这种做法彻底激怒了当地人。 玉城丹尼把官司打到最高法院,去美国直接向五角大楼抗议,不是他爱出风头,是背后有无数双期盼的眼睛。就像他说的,“冲绳人不是日本的二等公民,我们只想过安稳日子”。 现在玉城丹尼明确提出“优先减轻基地负担”,其实是说出了冲绳的主流诉求。当地人不是要彻底赶走美军,是想要合理的补偿、安全的环境,是希望日本政府别再把冲绳当“军事缓冲区”。 那些说玉城“挑事”的人,该去冲绳住上一个月,听听凌晨的战机轰鸣,看看被污染的泉水,感受一下当地人的恐惧和无奈。 冲绳的问题,从来不是“地方和中央的矛盾”,是“人要不要尊严地生活”的问题。玉城丹尼的宣布,是冲绳人对不公命运的反抗,更是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这一天来得太晚,但总算来了。希望日本中央政府能真的听进去,也希望美军能明白,用牺牲当地人权益换来的“安全”,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安全。 毕竟,谁也不想在战机轰鸣声中吃饭,在化学污染的阴影下睡觉,这种最基本的需求,不分国界,更不该被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