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小小的卷尺,量的不仅是坑洼的深度、设施的瑕疵,更丈量着一座城市的治理精度

大皖新闻 2025-11-14 19:37:00

【】一把小小的卷尺,量的不仅是坑洼的深度、设施的瑕疵,更丈量着一座城市的治理精度与民生温度。从深圳到合肥,“卷尺哥”的出现已不仅仅是个体行为,它正悄然演变为一种可贵的城市公民实践。他们并非为了挑剔而挑剔,其初衷源于对脚下这片土地最质朴的关切。正如合肥的杨先生所言,他是这座城市的孩子,只是希望家园变得更美好。这份“爱之深,责之切”的市民责任感,是推动城市向前最微观却最持久的内生动力。更令人振奋的,是市政部门与“找茬者”之间形成的良性互动。从曾经的“可能没人关注”到如今的“合肥速度”,相关部门的快速响应,不仅修复了道路的坑洼,更弥合了公众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信任沟壑。这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种开放、包容、高效的治理姿态,是对市民责任感最珍贵的回馈与激励。“卷尺哥”们的价值,在于他们扮演了“移动探头”和“民间协管员”的角色。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发现了那些可能被常规巡查忽略的“边角”问题。他们的短视频,也成了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民意工单”。流量,在这里不再是博取眼球的工具,而是汇聚共识、推动解决问题的催化剂。城市的精细化治理,不仅需要宏大的顶层设计,更需要这样无数微观层面的良性互动。当每一位市民都愿意成为城市的“眼睛”,当每一个职能部门都能珍视这份民间的监督,我们便能共同编织出一张更为缜密、更有温度的城市治理网络。一把卷尺,卷起的是市民的期待,展开的是城市的未来。我们乐见这样的“找茬者”越来越多,更期待这样的“城市速度”成为常态。(大皖新闻记者 孙召军)

0 阅读:0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