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巩义的李女士经历了一场噩梦,她的本意是帮助儿子戒酒,却没想到引发了一场

晨曦中漫步云端 2025-09-17 12:40:08

近日,河南巩义的李女士经历了一场噩梦,她的本意是帮助儿子戒酒,却没想到引发了一场严重的伤害事件。李女士的儿子小张(化名)平时有饮酒习惯,但尚未达到成瘾的程度。然而,李女士的丈夫曾因喝酒导致脑梗,这让她对儿子饮酒的行为格外担忧,常常彻夜难眠。 后来,李女士听朋友说“巩义惠民精神病医院有个戒酒科挺管用”,便心动了。医院派人前来“接”小张时,三名护工冲进家中,未作任何解释,直接将小张摁在床上捆绑起来。小张在挣扎中咬了护工一口,换来的却是一顿殴打。他被强行拖上车送往医院,一路上都未松绑。 进入医院后,小张的遭遇并未结束。仅仅一周后,当李女士再次见到儿子时,小张的耳朵已经听不清了。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为“鼓膜穿孔”。小张哭诉:“我咬人是不对,但他们也不该往我耳朵上打啊!” 目前,巩义惠民精神病医院承认护工打人的事实,表示已将涉事护工开除,并愿意承担责任,警方也已介入调查。但伤害已然造成,小张的听力能否恢复仍是未知数,而他内心的阴影恐怕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 这起事件背后,反映出“戒酒戒网瘾”这类机构存在的乱象。封闭管理、缺乏监督,导致护工素质良莠不齐,部分甚至没有专业资质。精神病院也容易被“滥用”,一些人将家人送进去并非为了治病,而是为了“管教” 。一旦进入医院,患者往往失去解释权,说自己没病,反而会被认为病得更重。 李女士作为母亲,只是害怕失去儿子,出发点是好的,却因情绪代替了理性,道听途说代替了正规咨询,最终酿成悲剧。如果她能提前多咨询几家医院,了解戒酒的科学方式,或许就能避免这场伤痛。而医院方面,绑人、打人的行为严重违法,这根本不是治病,而是暴力侵权,也暴露了其平时在培训和管理上的严重缺失。 希望此类事件能引起社会重视,无论是家属还是相关机构,都应在关爱患者的同时,严守法律和道德底线,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0 阅读:0
晨曦中漫步云端

晨曦中漫步云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