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巴基斯坦在联合国吵起来了,全场看傻,连翻译都差点跟不上,这场面比菜市场还热闹。 谁都没想到,一场原本应该庄严肃穆的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最后竟被以色列和巴基斯坦的代表变成了互怼擂台。 话筒一人一句,表情一个比一个激动,语气一个比一个冲,连现场的翻译都被逼出了一身冷汗。 全场代表看得目不转睛,仿佛不是在讨论国际法,而是在围观一场世纪对骂,连安理会主席都几次敲桌子试图“止战”,结果压根没人理他。 导火索就是那场空袭。 2025年9月9日,以色列国防军和辛贝特联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精准打击哈马斯高层,炸死了包括哈马斯谈判代表哈雅的儿子在内的六人。 说是打击“恐怖分子”,但地点选在卡塔尔,说白了,就是直接在另一个主权国家动手。 偏偏卡塔尔不光是中东调解核心,还驻有美国最重要的空军基地。 这一炸,把整个中东的神经都给点燃了。 巴基斯坦第一个跳出来,和卡塔尔、阿尔及利亚、索马里联手要求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时间定在9月11日,地点还是老地方,纽约联合国总部。 可这次的会议氛围,和以往那种外交辞令互相寒暄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一开场,巴基斯坦代表阿西姆·伊夫蒂哈尔就直接开炮,称以色列“早已习惯践踏主权”,甚至“滥用联合国发言权,荒谬至极”。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以色列代表丹尼·达农不仅没有退让,反而反手甩出了一张“历史老账单”。 他说:“当年本·拉登死在巴基斯坦,美国无人指责华盛顿,反而都在问:巴基斯坦是不是在包庇恐怖分子?” 这番话一出口,整个会场顿时炸锅。 巴基斯坦代表脸色铁青,怒斥达农“挑拨旧伤”,更讽刺以色列“连朋友的忠告都听不进去”,字字带火,句句带刺。 这才是真正的外交交锋,不再是那些模棱两可、每句话都能解读出十个意思的官样文章,而是一场赤裸裸的情绪对撞。 以色列坚称自己只是在“自卫”,目标是哈马斯,不是卡塔尔。 但问题是,谁会相信你能在多哈市区精准打击到连一丝卡塔尔损失都不牵连? 现实就是,卡塔尔的安保部队人员死了一个,建筑被炸得面目全非,哈马斯代表的儿子也命丧当场。 最让人吃惊的,还是美国的态度。过去五十多年,凡是涉及以色列的安理会谴责案,美方几乎是“否决按钮按到手抽筋”。 可这一次,美国居然投了赞成票。而且,特朗普亲自发话,说这次空袭“极其不明智”,甚至“损害了美国在中东的信誉”。 这是拜登政府会说的话吗?不是,是特朗普。 一个一向被看作亲以的总统,现在居然也开始对内塔尼亚胡翻脸,这说明什么?说明这次的事,连美国都觉得难以收场。 卡塔尔当然不会善罢甘休。首相穆罕默德第一时间怒斥以色列“蓄意破坏停火谈判”,并直指这是“赤裸裸的领土挑衅”。 他甚至公开质疑美军驻卡基地的情报能力,称“空袭发生后整整十分钟,美军才通知我们”,这不仅是讽刺,更是羞辱。 你在我家门口驻军,结果敌人打上门来你却毫不知情,这种安保承诺还有什么可信度? 中国这次的立场毫不含糊,傅聪代表当场谴责以色列“破坏国际和平与安全”,并呼吁联合国采取“真正有效的措施”。 俄罗斯也不客气,配合阿尔及利亚等国一同声讨西方“反恐选择性失明”,把这场会议彻底推向高潮。 可以说,这次安理会会议不仅不是走过场,反而成了2025年度最火爆的外交现场。 而真正让人感到寒意的,是这场会议背后暴露出的深层次信任危机。空袭发生后,加沙的哈马斯代表团宣布中断与美国的停火谈判。 以色列这一击,不仅炸毁了卡塔尔的一栋大楼,更炸碎了中东和平进程最后的一丝希望。 哈马斯誓言报复,而加沙地带的战火再起,死亡人数再次飙升,仅2023年10月至2025年7月,加沙已有超过6.4万人丧生。 以色列国内也不好过。内塔尼亚胡的支持率一再下滑,连右翼盟友都开始动摇。 美国的不满、欧洲的谴责、联合国的谴责声明:15票全票通过,美国居然都没投反对。 这是信号,也是警告。你不可能永远在“反恐”这块遮羞布下为所欲为。
和中方谈完,波兰当着全球宣布稀土喜讯,欧盟和美国目瞪口呆:为啥波兰这么好运!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