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二十年后中国丧葬将会转变。很多独生子女对待去世的父母,基本是打个电话,让

芸霄记史 2025-09-15 15:37:54

[微风]二十年后中国丧葬将会转变。很多独生子女对待去世的父母,基本是打个电话,让火葬场来接走火化,接着直接把骨灰盒交到家属手里,不再有鼓乐喧天、不再搭灵棚办宴席。大多数人并非不孝,而是现实让他们无法继续支撑过去那种讲排场的送别。房贷、孩子、老人,全都压在身上,力不从心。   其实,这种变化已经在一点点发生,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可能同时有好几位老人进入高龄阶段,离世是迟早的事。 可他们既要上班赚生活费,又要照顾小家庭,没有精力也没那么多钱去张罗一场传统葬礼,很多人选择最直接的方式,殡仪馆来接走遗体,火化完就把骨灰寄存或用树葬、花坛葬等方式安置。   与几十年前相比,过去的葬礼真是又长又折腾,人走后,要搭灵棚、守夜、请乐队、摆酒席,一折腾就是好几天,不仅钱包瘪了,人也累得够呛。 那时亲戚邻居多,帮忙的多;而如今家里就一个孩子,全程只能自己扛。 更大的问题是墓地贵,根据公开数据,即便是在三线城市,位置稍好、环境漂亮的墓地也要五六万,换到北上广可能翻一倍,没人能和你分摊,就算全家省吃俭用,也得很久才能凑齐这笔钱,所以越来越多家庭转向海葬、树葬,让骨灰回归自然。   传统的烧纸、放鞭炮等习俗,也正悄悄退场。有人觉得这些既费钱又不环保,与其如此,不如心里记着亲人。 每年清明,网络祭扫平台都会上线虚拟献花、点蜡烛等功能,别看简单,却很受年轻人欢迎,因为很多人常年在外,回家的火车票一票难求,这样的纪念方式反倒方便又真诚。   政策的推动同样关键,近几年,民政部门一直在推广绿色殡葬,鼓励节地、环保的安葬方式。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甚至给选择海葬、树葬的家庭补贴,殡仪馆也推出“一条龙”服务,从遗体接运到骨灰寄存一次办好,省去一大堆手续。   这种改变在农村一样明显,过去农村的葬礼全村总动员,锣鼓声不绝于耳,如今外出打工的人赶不回来,想按老规矩操办根本不现实,加上政府提倡节俭,多数农村葬礼也变得简单安静。   疫情的经历,更让人看清了什么是真正重要,很多人在那几年没能见到亲人最后一面,只能在屏幕前道别。 于是,大家慢慢明白,场面再大不等于感情更深,一个温暖的离别,有时只需要一点心意。   未来丧葬或许会越来越“轻”,不再有拼场面比排场的压力,树葬、花坛葬、海葬、网络纪念馆,会更频繁地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当仪式从外在的热闹转向内心的纪念,简单反而能留下最长久、最真切的怀念。 毕竟送别不是给别人看的热闹,而是给自己心里的安放。

0 阅读:1191

评论列表

老头

老头

7
2025-09-15 20:10

生前半碗水,好过坟前三缸酒

时尚精剪

时尚精剪

1
2025-09-16 00:36

逝者为尊,死者为大!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