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李德才拜会毛主席,他突然说道:“主席,这些年你吃了不少好东西吧,都胖了。”听到这话,旁边的工作人员冷汗直流。毛主席指着他的鼻子笑骂道:“这个土佬哟,裤子没穿反吧?” 李德才,江西萍乡人,1904年出生在山沟里的穷苦农家。1927年参加游击自卫军,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小在农村长大,李德才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少,性格直爽得有些”土”。1930年参加红军后,他的这种朴实性格在部队里闹出了不少笑话。 最出名的要数那条穿反的裤子。话说1930年,李德才参加攻打长沙的战斗。打完仗后,连长奖励他一条缴获来的军裤。这位从山里出来的小伙子,愣是没见过带拉链的裤子。他左看右看,觉得拉链那边肯定是为了方便上厕所用的,于是就把裤子反着穿上了。战友们看见了,笑得前仰后合”哈哈,你这个土佬!“这事儿传到毛主席耳朵里,他也忍不住笑道”真是个土佬”。从此,“土佬”就成了李德才在全军的专属外号。 参加了长征。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八路军115师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75团团长。李德才这个人虽然文化不高,但打仗勇敢,在强渡大渡河的战斗中表现尤其突出。特别是一营机枪排长李德才打得尤为出色,打得敌人死的死、伤的伤。李德才保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档案馆的自传中也写道:“大渡河战斗我自愿报名参加突击队,跳入水中,乘第二只船过河。”因为这次战斗的突出表现,他被誉为”大渡河英雄”。 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68军203师副师长。抗美援朝战争中,李德才又立下了奇袭白虎团的战功。回国后,他被任命为河北省保定军分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1958年,李德才遇到了个难题。李德才担任保定军分区司令员六年来,几乎天天要围着军分区的院子转一圈。他以一个当家人的眼光审视着自己这块领地。一天,他突然觉得少了个干部战士们活动的地方———蓝球场。当时正值大跃进时期,水泥是国家计划物资,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地方政府也帮不上忙,有人建议他”弄不好得找国务院”。这话提醒了李德才,他想起了和毛主席的老交情,决定进京找主席帮忙。 到了中南海西门,李德才就犯了难。门卫说见毛主席得提前申请,这让他当场就急了眼:“啥?还要申请?我是李德才!”可守卫哪知道他是谁,规矩就是规矩。李德才急得团团转,正准备离开时,看到一个面熟的孩子路过。这是某个中央首长的孩子,李德才连忙叫住他,掏出纸笔写下:“我来北京了,想见主席。李德才。(土佬)”短短十四个字,落款特意写上了”土佬”,就怕毛主席不知道他是谁。 毛主席收到纸条后,不仅没生气,反而哈哈大笑。第二天就派人去招待所接李德才。1958年,在工作人员的再三劝说下,毛泽东终于同意整修菊香书屋。当李德才走进刚刚整修过的菊香书屋时,毛主席笑着招呼道:“呦,土佬来了。坐嘛。” 听到这熟悉的称呼,李德才瞬间放松下来,身上那股朴实劲儿又出来了。他仔细端详着毛主席,发现主席确实比上次见面时圆润了不少,脸庞饱满,精神矍铄。李德才脑子一热,脱口而出:“主席,这些年你吃了不少好东西吧,都胖了。” 话音刚落,站在毛主席身边的几位工作人员顿时僵住了,脸色刷白,额头冒汗,他们从没见过有人敢这样和毛主席说话。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毛主席听了不仅没生气,反而放声大笑,用手指着李德才的鼻子笑骂道:“这个土佬哟,裤子没穿反吧?” 这句话瞬间让整个房间的气氛轻松起来,刚才还紧张得冷汗直流的工作人员们也都忍不住笑了。毛主席便给工作人员讲了李德才的故事,说是在当红军时,部队发了一条裤子,前面带口,大家都不知道咋穿,李德才就将有口的放在了后面,说是为了上厕所方便。 谈笑过后,李德才说明了来意——需要水泥建篮球场。“建个蓝球场, 是好事嘛。不过具体的事我不管, 让总理过问一下吧。”毛泽东说完, 让值班秘书把事情记下来, 把电话打到了总理办公室, 话筒那边连声允诺。 临走时,李德才还不忘”敲诈”毛主席要点纪念品。李德才早就看好了桌上那支钢笔, 一把抓了过去: “我要这支笔。”“好, 给你。”毛泽东爽快答应。李德才还不死心, 又东瞧瞧西看看。毛泽东笑眯眯地看着他那副样子, 见他半天也没有说出什么来, 就嘱咐工作人员拿出一条皮带: “这个也送给你, 天天扎着, 是个念想。” 回到保定不久, 他要的水泥批到了省里, 保定军分区很快建起了自己的蓝球场。那水泥用了不到一半, 剩下的让李德才捐给了附近正在兴建的一所学校。篮球场建成后,战士们在新球场上挥洒汗水,李德才看着他们矫健的身影,心里满满的成就感。 李德才继续在保定军分区司令员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着,那支来自毛主席的钢笔成了他最珍贵的物品,皮带也天天系在腰间。1960年的夏天,由于天气炎热,李德才带家人到外地避暑,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56岁。
1955年全军授衔之前,刘少奇坚持反对给陈毅授元帅军衔,周恩来听闻此事,立马写了
【2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