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了
加州州长牛森是聪明!
纽森发文称:“不要眼红中国的成功,中国越强大,世界越繁荣。”
“我们与中国的经济联系牢不可破。
这番表态看似温和,实则藏着加州500万选民的饭碗密码,数据显示,加州去年从中国赚走1220亿美元,相当于每天往中国运8.5万吨货物。
当华盛顿还在喊"脱钩"口号时,加州企业家们正连夜修改生产线,只为保住中国订单。
2025年加州车厘子对华出口量突破8.3万吨,占全美出口量的68%。更关键的是,加州农民发现中国消费者连杏仁都要分品种购买。
巴旦木要纸皮杏仁,核桃要纸皮核桃,这种细分需求倒逼农场主重新规划种植品种。
硅谷的科技巨头更是在钢丝上跳舞。苹果公司90%的iPhone仍在中国郑州组装,英伟达45%的数据中心芯片卖给中国企业。
2025年第三季度,英特尔因中国订单减少,不得不推迟俄亥俄州新工厂的投产。纽森算过一笔账:如果失去中国市场,加州将损失120万个就业岗位,相当于整个洛杉矶的劳动力人口集体失业。
160年前,广东人用生命铺设中央太平洋铁路,为加州淘金热铺就运输命脉;160年后,深圳工程师用代码重构硅谷芯片供应链。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19世纪加州华人被排华法案迫害,21世纪硅谷精英却要靠中国工程师维持技术优势。
这种轮回在产业层面尤为明显。19世纪加州黄金产量占全球75%,如今全球10%的半导体材料产自加州。
纽森很清楚,当联邦政府用关税筑墙时,加州企业早已用脚投票,特斯拉上海工厂返销加州的电动车,每年帮当地节省12亿美元物流成本。
加州特殊的政治生态是其敢言的底气。作为全美唯一直选州长的州,纽森无需看联邦政府脸色。2025年他起诉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时,直接引用《加州宪法》第1条第2款:"本州贸易权神圣不可侵犯。"这种法律武器,让加州成为全美对抗联邦政策的"独立王国"。
更精明的是利益捆绑策略。2024年加州议会通过《气候合作法案》,表面谈环保,实则为中国光伏企业开绿灯。
宁德时代在加州建的电池回收厂,每年处理全美40%的退役电池,既赚环保名声又拿补贴。这种"政策套利"让华盛顿的禁令形同虚设,当德州还在为石油工人失业闹事时,加州已悄然完成新能源转型。
在半导体领域,加州玩起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响应联邦政策限制对华出口,实则通过马来西亚、新加坡的中转站向中国输送芯片。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18%的先进制程芯片经东南亚转运至中国,其中近半数标注"加州制造"。
农业领域的博弈更显智慧。加州农场主发现中国消费者愿意为"有机认证"多付30%溢价,于是把农药使用量降到欧盟标准的1/3。
这种"绿色壁垒下的生意经",让加州农产品在2025年对中国出口逆势增长18%。更绝的是冷链技术的反向输出,山东企业为加州车厘子定制的-2℃恒温运输箱,让运输损耗率从15%降到3%。
纽森的聪明在于看清中美经济的共生性。2025年中美贸易额突破6.8万亿美元,其中加州贡献1.2万亿美元。
这种深度绑定让脱钩成为伪命题,当特斯拉上海工厂停工12小时,加州弗里蒙特工厂的电池生产线就跟着停摆。
在清洁能源领域,双方的合作堪称典范。2025年中美合建的"跨太平洋绿色航运走廊"正式启用,中国造的LNG船队运送加州页岩气到上海,返程则运载宁德时代的电池组件。这种"能源换技术"的模式,让加州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同时,保住了20万个就业岗位。
纽森的策略面临三重挑战。联邦法律风险:美国商务部已把12家加州光伏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民意反转可能:若中国减少采购农产品,加州农业将损失280亿美元。技术替代危机:英伟达新一代GPU已无法获得中国高端芯片制造支持。
但加州已找到破局之道,在墨西哥建立"影子供应链"。2025年特斯拉在墨西哥的超级工厂,70%零部件来自中国,组装后销往美国。这种"曲线救国"策略,让加州既遵守联邦政策,又保住中国市场。
站在圣弗朗西斯科湾眺望奥克兰港,会想起1848年淘金热时的盛景。当年华人用铁镐挖掘黄金,如今用代码挖掘数据金矿。
纽森的言论本质上是对这种生存智慧的致敬,当华盛顿还在争论"谁抢了饭碗"时,加州人早已明白:饭碗要靠自己挣,合作才是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