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贵州一大一新生背着自己患有精神病的母亲,足足走了2000多公里来到学校报到,他告诉学校领导:“我没钱交学费,但你们让我上学的话,我可以给你们打工。”谁都没想到16年后,这个男子共资助了4200名学生,金额高达上千万! 有这么一个人,他曾经的栖身之所,是废弃的猪圈。他为了凑齐三千块学费,在铁矿厂里拼命。 可就是这个穷到骨子里的年轻人,在后来的16年里,撬动了超过1300万元的善款,把4200个孩子的命运,从泥潭里拉了出来。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逆袭故事,这背后藏着一套逻辑,一套把个人苦难“炼金”为公共福祉的深刻逻辑。 刘秀祥的助学之路为什么走得那么稳、那么准?因为他对贫穷和绝望的理解,不是来自书本,而是刻在身体里的记忆。 1992年,年仅四岁的他,便遭遇了人生的重大变故——父亲溘然长逝。小小年纪的他,自此失去了父亲的庇护,生活的帷幕在这悲戚中悄然开启。母亲的精神世界如遭强震,瞬间崩塌。往昔的坚韧与乐观似被狂风席卷,只余一片荒芜与颓然,生活的色彩也随之黯淡无光。 从11岁起,这个家就剩他和母亲两个人。放学之后,他投身于捡破烂之事;周末时光,便去打些零工;闲暇之际,还会前往山间挖掘草药。这般艰辛又充实的过往,构成了他苦涩却难忘的童年。 他太懂了,一个孩子想读书有多难。初中毕业之际,他在全县升学考试中斩获第三名的佳绩。然而,因无力承担学费,无奈之下,他只得选择踏入一所民办高中继续学业。 出于对母亲的悉心照料之责,他于山坡之上搭建了一座简陋却温暖的草棚。这草棚虽质朴,却承载着他满满的孝心与担当。 白天上课,晚上就去工地搬砖,靠着一周二十块钱,拿馒头咸菜填肚子。那份深入骨髓的饥饿感,和跪在校长面前求一个复读机会的屈辱,成了他日后劝学时最无法辩驳的语言。 他所承受之重,远超表面所见。那些隐匿于日常之下的压力、苦楚与责任,如暗流涌动,绝非眼前表象这般简单,实则有着更深层次的负荷。 为圆大学梦,他以布带束母于身,开启了一场艰难的跋涉。从贵州出发,他风餐露宿,硬生生徒步一个多月,跨越两千多公里,最终抵达山东。 这种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极限,让他对那些困境中的孩子,有着最本能的怜悯和最坚定的责任感。 真正令人心潮澎湃、为之震撼的,并非他历经了多少艰难困苦,而是他在关键时刻所做出的抉择。那抉择,似暗夜星辰,照亮前行之路。 命运给了他好几次“解脱”的机会,他都拒绝了。刚上大学,他的故事被报道,社会捐助涌来,他却全部婉拒,坚持靠打工养活自己和母亲。他要的不是同情,是尊严,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主动权。 更不可思议的是,当他自己还在为生活费发愁时,就已经开始用微薄的收入,资助家乡三个快要辍学的孩子。他的逻辑很简单:自救和救人,可以同时进行。此般格局,已然超脱个人得失之狭隘范畴。 它摒弃了一己之私利考量,展现出更为宏大、高远的视野与胸怀,非局限于蝇头小利者所能企及。2012年,自大学毕业之后,面对北京一家公司抛出的55万年薪橄榄枝,他再度予以拒绝。 这份不为高薪所动的决然,令人感佩。压垮他的不是诱惑,而是一通电话——他资助的一个女孩,动了退学的念头。他瞬间明白,个人的财富自由,远不如解决一个根源性的问题重要。 于是,他毅然折返望谟县——那片承载着梦想起始的土地。尽管它曾贫瘠荒凉,却似磁石般吸引着他归来,开启新的征程。他不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求学者,他要建立一个系统,一个能持续造血的希望系统。 他成了“地面部队”,骑着摩托车跑遍了全县16个乡镇,车轮碾过了几十万公里的山路,也吞下了8辆摩托车的寿命。代价是巨大的,成果是惊人的:1800多个孩子被他从辍学的边缘拽了回来。 同时,他也是“空中力量”。他去全国各地做公益演讲,分文不取,只提一个要求:资助望谟的学生。他把自己的苦难故事变成了一个IP,一个能精准链接资源的端口。 力量就这样汇集起来。他曾带过一个中考平均分只有258分的班级,硬是把全班47个孩子全部送进了大学。 2012 - 2022这十年间,望谟县教育成绩卓著。本科录取人数实现质的跃升,由起初的70人猛增至1302人,如此巨变,尽显其蓬勃的发展之势。 直到今天,刘秀祥还住在学校宿舍,没给自己买一套房。他的微信昵称颇为醒目,名为“刘秀祥:助学走乡村”。短短几字,便将其身份与投身乡村助学之事清晰展现,似能让人窥见背后的热忱与担当。他感慨道,当目睹孩子们的命运发生转变,往昔的种种付出皆化为值得。 信息来源:刘秀祥:点燃山区孩子梦想的“铁汉”教师——来源:科技日报 | 2022年10月11日 08:52
从背母求学少年到千万助学人:刘秀祥的16年逆袭之路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0-11 10:53:22
0
阅读:1575
用户10xxx96
伟大的平凡人[点赞][点赞][点赞]
冚唪唥 矛使Na咁近
先生!高义[作揖][作揖][作揖][作揖][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江山翁
他靠什么能赚那多钱。
九天 回复 10-11 23:10
按文中意思,就是为有钱又善良的人建立精准资助失学儿童的道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