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诺奖,还打脸特朗普,白宫传出怒吼,挪威开始全面戒备 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结果一出,国际舆论瞬间炸开了锅。委内瑞拉反对派人物马查多突围夺魁,特朗普再次“陪跑”,白宫气得直喊冤,挪威则一夜之间拉响警报。 奖没给特朗普,反倒送给了和美国民主党关系密切的“异乡人”,这波操作,真是搅得全球风雨不断。 说起特朗普和诺贝尔和平奖的“缘分”,那可真是剪不断理还乱。自从2009年奥巴马拿下和平奖之后,特朗普就一直把这个奖当成了自己的“心结”,无数次在公开场合“自来水”式地为自己拉票。 2025夏天,特朗普甚至还专门给挪威前高官打电话探听风声,生怕错过什么“内幕消息”。在他的社交媒体上,调停八场战争、为世界献计献策的“光辉事迹”被他吹得天花乱坠。 不过,这些战绩有多少是真刀真枪地解决了问题,媒体和各路分析人士可都没少挑刺。 比如印巴冲突那一页,印度官方直接摇头,根本不买账。说到底,特朗普的和平“履历”,一直是外界争议的焦点。 诺贝尔委员会对特朗普的态度,说白了就是“你可以申,但我们还得看实际效果”。 面对他拿加沙和平方案当“通行证”,委员会很直接地表示,现在断言方案能否落地、能不能带来持久和平,还太早。 至于特朗普退出国际协议、在国内搞得鸡飞狗跳,这些可都和诺奖创始人当年讲的“促进民族和睦”差着十万八千里。就算他这两年在中东喊得震天响,委员会依旧坚持原则,没给他留面子。 这一回,获奖的马查多身份更是充满争议。她是委内瑞拉反对派的领军人物,在西方舆论场被包装成“民主斗士”,但在本国政府眼中,却是“叛国分子”和“外来势力的代言人”。 马杜罗政府早就发出通缉令,马查多只能长期流亡美国。她的获奖理由,说得好听是“争取民主权利”,实际上在很多人看来,就是西方用奖项给委内瑞拉当头一棒。 用奖项点名批评现政权,这种事在国际政治里屡见不鲜,但把她捧上和平奖的领奖台,难免让人觉得奖项本身也沾上了不少政治味。 这事对特朗普来说,简直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他自己没拿到奖,反倒让一个和美国民主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抢了风头。 民主党这边奥巴马当年已经拿过一次,如今又轮到马查多成了“民主价值”的象征,特朗普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他的支持者也没少在社交平台上甩狠话,直言这就是对特朗普的公然羞辱,等于在美国国内的两党斗争里又添了一把火。对于一向自信心爆棚的特朗普来说,这回被“无视”,等于在舆论场上被狠狠地“打了脸”。 这边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在美国国内喊得震天响,白宫也没闲着。白宫通讯主任张振熙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条动态,指责诺贝尔委员会把政治凌驾在和平之上,还不忘大夸特朗普“人道主义之心”。 美国极右翼阵营更是集体“炸锅”,认为这是针对特朗普的“政治阴谋”。特朗普阵营的愤怒让外界看得一清二楚,这场诺奖风波已经彻底卷入了美国的党争泥潭。 而在大洋彼岸的挪威,气氛陡然紧张起来。诺奖颁奖地奥斯陆早在评选前就预感到这次“可能要摊上事”。相关部门甚至提前研判了特朗普落选可能带来的各种“反制”风险。 看这阵势,挪威也不是第一次被卷进大国博弈的风暴眼。比如美国对挪威出口商品加征关税,三文鱼这些拳头产品本来就已经是两国谈判的钉子户。 如果特朗普想要撒气,稍微动动关税政策,挪威的出口企业都得跟着掉层皮。不光是三文鱼,挪威的主权财富基金有不少钱投在美国,特朗普要是耍起“金融牌”,对挪威来说简直是“命门”。 不只是经贸领域,北约军费也是个雷。特朗普过去就爱拿“北约军费不够”说事,这次如果再往挪威头上扣个“不友好国家”的帽子,奥斯陆的外交官可就要头疼了。 挪威政界已经有不少人出来喊话,提醒政府得做好一切准备。外交政策发言人公开表态,要确保国家利益不被牵连。这一连串动作,足见挪威对这场风波的重视。 整件事其实不难看出,诺贝尔和平奖已经越来越像一面国际政治照妖镜。奖项本应是对和平和和解的褒奖,如今却成了各方博弈的道具。 把奖项给了一个在本国被政府视作“罪人”的人物,奖项自身的中立性和公信力被推上风口浪尖。历史上,和平奖多次被批评政治化,这次又是一次现实版的写照。 最终,这场诺奖风波不仅搅动了美国国内的党争,也让挪威这样的小国在大国较量中如履薄冰。 奖项本身的意义和分量,正在全球舆论场里被重新审视。看起来,诺奖不只是奖,更像一面照出世界格局和权力博弈的镜子。 参考资料:挪威如临大敌!“若没拿到和平奖,特朗普啥都干得出来” 2025-10-10 10:37·观察者网 美国总统特朗普未获得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 2025-10-10 17:13·和讯网
特朗普刚对中国“掀桌子”,半天时间都不到,美国马上就露怯了半天时间里,特朗普
【59评论】【6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