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四府街的历史 四府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承载着西安不同时期的记

超能治安 2025-11-04 23:26:27

西安市四府街的历史 四府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承载着西安不同时期的记忆。下面这个表格能帮朋友们快速了解它得名的主要说法和历史沿革中的关键节点: 四府街 隋唐 时期位于皇城内,设有鸿胪寺、司天监、御史台等官署。 初步具备重要地位。 明代 得名"四府街",主流说法与秦王朱樉第四子府邸有关。 关于得名另有"柿树街"谐音变体之说。 清代 名称延续,有说法称民间契约可见"柿树街"名。 出现街名由"柿树街"谐音衍变的说法。 晚清至民国 设有湖广会馆等机构。 - 1939年 为方便日军空袭时市民疏散,在南端城墙开凿小南门,也叫“勿幕门”。 1947年 为纪念辛亥革命元老井勿幕,小南门命名勿幕门,四府街一度改称勿幕街。 民间仍习惯称"小南门"。 1966年 四府街更名为"红缨街"。 - 1981年 恢复"四府街"名称。 四府街街名溯源与历史遗韵 关于"四府街"名称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 "明代王府说":主流说法认为,明朝洪武年间,秦王朱樉的第四个儿子兴平恭靖王朱尚烐的王府坐落于此,因此得名"四府街"。 "柿树谐音说": 另一种说法认为,这条街原本可能叫"柿树街"。据《西安老街巷》作者田克恭考证,清代顺治年间此处的房契上就写有"柿树街"。在西安方言中,"柿树"与"四府"发音相近,久而久之可能就演变成了"四府街"。 四府街的历史可追溯至隋唐时期。当时其所在区域位于皇城内,街道及周边分布有鸿胪寺(掌管外交)、司天监(观测天象)、御史台(中央监察机构) 等重要官署。 至晚清,西安有名的湖广会馆也设在四府街,左宗棠曾为其题联。湖广会馆旧址后来先后成为"两湖小学"、"四府街小学"、"红缨街小学",如今则是国家开放大学西安分部所在地。 🏘️ 文化记忆与市井烟火 报社记忆:四府街9号曾长期是《西安日报》和《西安晚报》的办公地(至其迁至太阳庙门街)及家属院所在地。在数十年间,这里是许多新闻人和文化人工作奋斗的地方,也使四府街充满了特殊的文化张力。著名文化人如商子雍、赵发元等先生曾在此工作。 市井生活:四府街南端的小南门(勿幕门)早市如今是西安非常有名的网红打卡地,充满了浓郁的市井烟火气。从清晨的早市到晚上的夜市,小南门一带都非常热闹。 外地的游客到西安旅游观光时,不少人会到小南门里打卡,这里的美食,小吃品种多样!欢迎大家到四府街(小南门)周围欣赏西安的美景美食! 陈治安25.11.4日晚19.30分

0 阅读:2
超能治安

超能治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