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8月份中俄贸易那组数,不少盯着这事的人都有点意外——中国对俄罗斯出口比去年同期少了16.4%,就85.5亿美元,不光跟去年比降了,比7月份也少了5.8%。 更明显的是俄罗斯往中国运的货,跌得更厉害,同比少17.8%,93.5亿美元的量,比上个月也降了6.9%。 要知道,这可是从2月份到现在,跌得最明显的一次,搁前两年,谁能想到中俄贸易会有这么个单月下滑的情况啊? 前两年中俄贸易一直是往上走的,2024年一整年双边贸易额都到2448亿美元了,比前年多了19%,中国对俄出口更是快接近五成的增长。 本来这势头挺稳的,结果8月份这数一出来,就跟开车路上突然碰到个减速带似的,让人不得不琢磨,这到底是咋回事? 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得往美国那边找。 8月23号,正好是统计这数据的时候,美国突然又加制裁了,近400个俄罗斯相关的实体和个人,这里面光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企业、个人就有28个,全是做机械工具、电子零件的。 更狠的是,他们还把42家中国公司放进“实体清单”,专门卡半导体的脖子,还说就算这产品不是在美国造的,只要用了美国技术,也得受限制。 这一下就戳中要害了——中国往俄罗斯出口的东西里,机电产品、电子元件占了不少,企业们一下子就慌了,谁也不想因为一笔订单被美国盯上,好多本来要出口的计划,只能先停一停。 这边制裁刚下来,乌克兰那边的局势又紧了。8月初的时候,乌军突然打库尔斯克,虽然没占到啥便宜,但把俄乌冲突的紧张劲儿又拉上来了。 美国政府借着这机会,给乌克兰批了240亿美元援助,还放开了远程导弹的限制,允许乌军用导弹打俄罗斯境内的目标。 俄罗斯那边也没含糊,直接用导弹回应,普京甚至说这冲突已经有点“全球性质”了。这种时候,企业哪敢随便动啊?中俄之间好多贸易项目,都得重新看看有没有风险,本来谈好的合同,节奏也慢下来了,8月份的贸易数自然就受影响了。 再说能源这块,俄罗斯往中国出口,能源占了大头,但今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忽高忽低,西方还一直卡着60美元的限价不放。虽然俄罗斯把石油转卖给印度这些国家,补了点损失,但整体收入还是没以前稳。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现在把不少劲儿都放军工生产上了,2024年工业增长4.4%,这里面制造业增长8.1%,好多都是军工厂撑起来的。 这么一来,民用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肯定受影响,能卖给中国的东西自然就少了。 中国往俄罗斯出口的东西,也在慢慢调整。以前可能更多是简单的卖商品,现在转向了更复杂的合作项目,比如田湾、徐大堡的核电项目,还有汽车制造这些大工程。 这些项目周期长,不像普通商品那样,一个月就能看出变化。虽然黑龙江那边跨境电商搞得挺火,海外仓也越建越多,但新的增长点刚起来,还没到能补上传统出口下滑的程度。 其实中俄贸易本身就有季节性的特点,上半年俄罗斯能源出口多,容易赚得多点;下半年中国对俄出口会多起来,顺差就转到中国这边了。 8月份正好是这个转换的时候,加上今年又出了这么多事,波动自然比往年大。 而且2023年8月的基数本来就不低,同比下降看着吓人,但放在全年增长19%的大背景下,一个月的波动还不至于改变整体趋势。 不过这一下降,还是给双方提了个醒。美国那制裁就像悬着的一把剑,42家中国公司被拉黑后,企业往俄罗斯出口时,不得不更小心,生怕不小心踩了红线。 商务部虽然说要维护企业权益,但实际做生意的时候,风险还是得企业自己担着。这种不确定的情况,直接影响了8月份的出口节奏,有些订单宁愿推迟,也不敢冒险。 俄罗斯那边日子也不好过,国防开支越增越多,虽然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把本该投到民生和基础设施的钱给挤掉了。老百姓手里钱少了,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自然就降了。 加上西方制裁一直加码,俄罗斯想买的一些技术和设备进不来,能卖给中国的除了能源和农产品,其他有竞争力的商品还在慢慢培育,短时间内很难补上缺口。 好在中俄合作的底子还在。就在8月数据出来后没多久,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通了,一年能输380亿立方米的气,到最高水平了。 黑河到卡尼库尔干的公路口岸也开通了旅客运输,这些大项目都是稳住贸易的关键。汽车、农业这些领域的合作也在一步步推进,长远看,贸易结构会越来越合理。 所以说,8月份这组数据,更像是往前走的时候碰到的一个小坎儿。美国的制裁确实带来了短期的麻烦,地缘政治紧张也给贸易添了不少变数,但中俄贸易的韧性就在那儿摆着。 全年2448亿美元的规模不是吹出来的,86个正在推进的重大投资项目也不是样子货。等企业慢慢适应了制裁的环境,新的贸易渠道打通了,这种单月下滑的情况应该会慢慢好转。 毕竟对中俄来说,在西方一直施压的情况下,加强合作不是选不选的事,而是必须这么做,这点不会因为一个月的数据波动就变了。
很多人以为,中国不军援俄罗斯,是怕了西方的制裁。错了!真相是,9・3阅兵之后,
【22评论】【5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