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侨胞抗战捐献一马当先#【“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广东华侨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四海粤声烽火情#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
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在北婆罗洲的山打根贩卖小食艰难立足。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远在南洋的郑潮炯虽身处底层,却不甘落后,义卖瓜子捐输助国。
1940年,郑潮炯将出生不久的小儿子郑社义送人,并将80元乳金捐给陈嘉庚领导的南侨总会。“鬻子救国”的牺牲精神震撼人心,立时轰动南洋侨界。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都N视频记者在新加坡专访了郑潮炯的次子郑社心。他提到,父母当年的抉择饱含痛苦,后来历经曲折终于寻到弟弟社义的下落。如今,“鬻子救国”三位当事人早已故去,任何追问不再有明确的答案,而这段家国记忆仍在诉说一段艰辛悲壮的广东华侨抗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