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了一个挺有意思的观点:如果欧美国家长期对越南和印度免除关税,不出十年,当

明明很懂行 2025-09-16 15:09:47

最近听说了一个挺有意思的观点:如果欧美国家长期对越南和印度免除关税,不出十年,当地工人的工资可能就会超过中国。到那个时候,或许真的会出现“逆向打工潮”,我们的人反而得跑到越南、印度的工厂去找工作。   订单多了工厂忙了钱也多了这是肉眼可见的变化,但是工资能不能一直涨,其实是产业链和生产效率这两件事说了算,如果缺资源或者供应不稳,越南和印度的工厂再便宜也只能干低端组装的活。   就说越南,鞋子、衣服出口看着风光,可关键材料还得从咱们国内运过去,碰到电力不稳定或者港口堵塞一堆订单就卡在工厂,效率完全跟不上全球大客户的节奏。   印度市场确实大用工便宜,但是交通堵港口慢,影响出口效率,能做高质量、高难度产品的工人又少,大厂想把高级生产线迁过去不仅培训成本高,还得担心人员流动带来的问题,长期成本根本降不下来。   中国早就不靠简单劳力了,这些年产业链一步步完善,从原材料到设备再到成品,什么环节都有自己的设备和技术,全球客户找中国做高难度产品不会担心供应断档。   加上中国的制造业已经进化到智能生产、新能源、自动化这些高附加值领域,产品出口量涨得猛,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刷新,工厂里的技术工人越来越多,早不是过去只会拧螺丝的时代了,工资涨岗位也在升级,更多人学会了操作机器、维护自动化,有能力做复杂工艺。   现在全球供应链是多元化了,欧美资本确实想分散风险不全押在中国,但越南、印度目前能分到的还是低利润活,中国有能力稳稳抓住高端环节,不光出口总量大附加值也高,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有些订单流出,真正赚钱、掌控上下游的活中国还没丢过。   其实工人转岗不是坏事,很多人从流水线岗位跳到智能制造,收入和生活质量都变了样,不止是技术升级,连职业教育也跟着走上新路,越来越多人能做有难度的工作,这种高效体系让中国在制造业领域里依旧是核心玩家。   表面数据、工资涨幅很容易让人对越南、印度多想几步,但制造业的比拼是全方位的,能不能稳住订单不只是看工资,还得看效率、技术、供应链和基础设施,下一步制造业怎么走还是得看谁有硬实力。   中国的底气就是把这一套体系都通了关,把高利润和竞争力牢牢握在手里,越南、印度会继续往前赶,但是想赶超中国还不是马上能做到的事情。

0 阅读:73

猜你喜欢

明明很懂行

明明很懂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