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的成功,绝对不是毛主席一个人的成就,是无数先烈和英雄共同创造的,这是绝对

不急不躁文史 2025-10-01 00:43:41

中国革命的成功,绝对不是毛主席一个人的成就,是无数先烈和英雄共同创造的,这是绝对的事实。但是,没有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多少个英雄和无数先烈的奋斗牺牲了,也换不来中国革命的成功。这个是绝对的真理。 从1935年到1949年,说是十四年,很多人听着不觉得怎样。但真要把这十四年掰开来看,哪一年不紧绷,哪一天不难熬? 这场革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某一个人拍了板、喊了几句口号就成了的事。 最开始那几年,红军已经被围着打得差不多了。人也少,枪也破,子弹不够,饭吃不饱。 照一般人的看法,撑不了多久。 可就是这么一支队伍,从贵州那场叫“遵义会议”的转弯开始,慢慢稳了下来。有时候稳住,不是靠武器,而是靠方向感。 毛泽东在那之后,话多了起来,动作也多了。 他不是那种爱表演的人,但一旦他出面,会议就没那么乱,讲话也不是念稿子,而是讲道理。 不是空的那种道理,是贴着地皮走的。他说打仗不能只看现在得不得地盘,要看谁能撑得久。他讲这个的时候,不急,慢慢讲,别人听不太进去。 他说日本人厉害是真的,但太远了,太散了,国内一盘散沙,一旦把老百姓的心聚起来,日本就不好混了。 后来写出《论持久战》,也是在那样的环境里。 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敲出来的,是在延安那个土窑洞里,一边听人说战况,一边自己琢磨着写。 他那时候已经看出来,抗战要打个七八年,不能急。 别人说速战速决,他说你信这个,吃亏早着呢。 这不是他第一次说出大家不愿听但最后又被证明的话。比如重庆谈判,很多人怕他出事。他说没事,国民党不会真动他,真动了,共产党就成全了。他说得很稳,眼皮都不抬一下。他上飞机前,说了一句:枪不能交。不是说好谈谈嘛?他不信。他说国民党是要把共产党吃掉的,谈不出个什么。结果,果然没谈成。那时候他已经定下心来了,准备下一步怎么打仗了。 延安那年丢了,外面一片哗然。 中央机关要撤,他自己也撤。有人不理解,说你不是说延安重要吗?怎么说丢就丢了?他说人还在就行。延安是一块地,但地守不住人,就没意义。他说得轻描淡写,但其实心里肯定清楚得很。 这一丢,表面是退,实际上是换了打法,撒开了打,调动了敌人,后面才有大别山一插、中原突围。 那时候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那么一插,把整个局势撕开了个口子。 这一步走得狠,也走得准。不是图个痛快,是要让敌人乱,让敌人顾不过来。 从这以后,基本就是共产党节奏了。 香港那边的事,也能看出他的路数。1949年,广州解放,部队到了深圳边上,香港就在眼皮子底下。打不打?不少人觉得打就打了,顺手的事。 他说不打。香港不急,先放着。为什么?不是怕英国,是想留个口子,跟外边的世界接一条线。他说这地方能用得上。他话不多,但这事后来大家都看明白了。 贸易、关系、观察,都靠这个地方。他早就盘算好了。 再往后,建国那段时间,大家以为可以松口气。他说不能松。越是要建国,越得警惕。他怕的不是敌人,是自己人松懈。城市一进,人一散,风气一乱,那些年白打了。他在西柏坡开会,说了一句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不是怕打仗,是怕进城以后头脑发热。 工作上他也不光靠拍脑袋。 他讲究调查研究。很多干部喜欢在会议室里转,他不爱那一套。他要下去,要看。他说你坐在屋里看文件,那是假象。文件不会告诉你地里的庄稼怎么样,也不会告诉你老百姓的锅里有没有米。 他讲过一个事,说他看一个村,那个队长跟他说队里人都支持政策,结果一去看,地干得不行,人饿着肚子。他回来就批了,说你光听汇报,迟早要吃亏。 干部用不好,政策就落不到地。 他不是那种盲目信人的人,但用起人来也不含糊。 东北那边一开始是弱的,他硬是派了大批干部过去,不是挑最会打仗的,而是能撑住那边局面的。后来打辽沈战役,东北成了主力,一下子就扭转了局势。 那是提前布的局,不是临时抱佛脚。 讲决策的事,有一个细节。他总说要看大势,但他不是不管小事。他说风要从细微处辨,看大风容易,小风难看。他让人观察那些看不见的变化,像干部有没有开始讲排场了,基层有没有开始懒散了。这些事别人不当回事,他当回事。他说风气变了,迟早出事。 他判断事情,不只靠感觉,也不光靠经验。他会算,会看。 他讲事有时候拐弯抹角,但你听多了会发现,他不是绕,是想让你自己转明白。 革命赢下来,不是靠运气。也不是靠几场硬仗。仗是打了,血是流了,可背后要有人盯着方向、想下一步。这一点,没人比他做得更早,也更稳。 他在延安住过窑洞,山里冷,烟一烧整屋都是灰。他坐在火堆边,穿着旧棉袄,嘴里叼根烟,一根接一根。他不怎么说话,但有人问,他就慢慢地说,头也不抬,声音不高。 没人打断他,也没人敢随便插嘴。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在盘算全国的事了。 革命的事,不全靠打,打只是手段。成不成,还得看能不能扛得住,能不能看得远。 这一路走下来,战场换了无数,敌人换了几茬,但思路没乱,节奏没断。 毛泽东在这场大局里,是最不慌的那一个。

0 阅读:4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