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八位欧美顶级风险投资人驱车穿行中国东部沿海工业带,实地考察清洁技

黑夜黑眼睛 2025-10-04 11:11:20

2025年7月,八位欧美顶级风险投资人驱车穿行中国东部沿海工业带,实地考察清洁技术企业。结果他们发现,西方初创企业在电池和能源相关领域几乎无法与中国竞争,一些投资机构已将相关领域列入“不投资清单”。

这份“不投资清单”显示出欧美投资人对以下问题的担忧:

中国产业巨头已在关键领域形成规模和效率优势;

西方初创公司在供应链、生产能力和成本上难以匹敌;

某些技术领域的竞争格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西方追赶可能已无实际意义。

文章举例称,中国制造约80%的太阳能电池板、60%的风力发电机组、70%的电动车以及75%的电池,成本远低于西方。同时,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专利中占比约75%,并掌控关键矿产供应链。

这些投资者指出,中国的优势源于: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允许企业失败、快速本土化供应链。这些因素使西方公司几乎无法追赶。

参与考察的投资者来自Kompas VC、Planet A Ventures、Extantia Capital等机构。他们没有在中国直接投资的授权,而是希望避免投资无法竞争的西方初创企业。

Planet A Ventures联合创始人Nick de la Forge称,电池制造与回收、电解槽、太阳能、风能硬件等领域已被划入“不投资名单”。Extantia Capital的Yair Reem表示,西方电池制造已“game over”,将转向与中国企业合作。Energy Impact Partners的Ashwin Shashindranath称,这次行程让他意识到西方投资者一直对中国存在误判。

中国初创企业更注重逐步技术改进,先做易推广、易规模化的技术,再逐步尝试创新。投资者发现,中国企业快速本土化供应链,并能灵活调整制造工艺。上海Marvel-Tech开发的三燃料燃气轮机几乎所有零部件均可本地获取。

风险投资者还参观了比亚迪、深圳Inx Technology及宁德时代等顶尖企业。Jacob Bro指出:“看到最先进、自动化的生产线,你就明白,追赶是不可能的。”

中国在清洁技术和能源转型领域的统治力,源于政策支持、供应链掌控、企业竞争机制及能源安全战略。对于西方投资者而言,在关键领域几乎无竞争空间,合作或成为唯一可行选择。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黑夜黑眼睛

黑夜黑眼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