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这会儿急着喊“中国买家一去不复返”,说白了就是自己作的,当初贸易战打得有多

探修説 2025-10-09 13:07:33

美媒这会儿急着喊 “中国买家一去不复返”,说白了就是自己作的,当初贸易战打得有多欢,现在就有多被动,拿液化石油气这事儿说,简直是把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演得明明白白。 之前关税战最凶的时候,7 艘满载美国液化石油气的货轮都快开到中国港口了,硬生生因为加征的高额关税掉头往东南亚跑,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 中国塑料厂等着丙烷开工,生产线停一天就是真金白银的损失,美国说加税就加税,压根没给这些企业留缓冲。 那会儿谁也不敢赌美国政策啥时候变,毕竟今天喊停火明天可能又掀桌子,企业总不能把身家性命绑在美国的 “反复无常” 上。 现在关税是暂停了,美国企业以为能把生意捡回来,可中国塑料厂早把订单转给加拿大和中东了。 这背后的账得算明白:2018 年第一次贸易战,中国对美 LPG 加征 25% 关税后,美国丙烷对华进口占比直接从 17.2% 暴跌到 1.5%,几乎被踢出市场。 中东那边趁机补了缺口,每月能稳定供应 130 万吨,加拿大更是签了长期供货协议,价格虽然没美国页岩气副产品那么低,但胜在稳当 —— 人家不会突然加税,不会拿供应链卡脖子,这对需要连续生产的塑料厂来说比啥都重要。 更关键的是信任这东西,碎了就难粘回去。美国液化石油气本来靠着页岩气革命有成本优势,价格能比中东低 30%,2024 年全球出口量占了 18%,中国曾经占了它亚洲出口的 28%。 可贸易战一闹,中国买家彻底看透了:今天能对液化石油气加税,明天就能对其他商品动手,与其等着被拿捏,不如早早就找好下家。 这几年中国跟中东、加拿大签的都是三到五年的长单,价格锁定、供货稳定,就算美国现在把关税全免了,这些长单没到期,企业也不可能随便换回去 —— 万一刚换回来美国又搞小动作,货在海上、钱已付,损失谁扛? 而且这事儿根本不是液化石油气独一份,农产品、棉花、甚至一些工业原材料都是一个路子。 当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占比骤降,巴西、阿根廷立马补上来,现在就算美国大豆价格降了,中国粮商也留着一半订单给南美,就怕再被 “卡脖子”。 这其实是中国早就在做的打算:供应链不能吊在一棵树上,尤其是对政策反复的国家,“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才是生存法则。 美国企业这会儿才反应过来,可太晚了。他们的液化石油气产能还在那儿摆着,原本指望中国这个大市场消化,结果现在库存堆着卖不出去,只能降价往欧洲抛,利润薄得可怜。 反观中国这边,中东的货源靠得住,加拿大的长单有保障,生产线压根没受影响,反而因为供应链稳定攒了不少客户。 说白了,不是中国买家故意躲着美国,是美国自己把路走死了。贸易战打起来的时候,只想着用关税逼中国让步,压根没考虑中国企业会直接换赛道; 现在停火了又想捡现成的,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信任这东西比关税金贵多了,美国当初说翻脸就翻脸,现在想让中国买家回头,得先问问人家心里的疙瘩解了没。 更别说中国这些年一直在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国家层面就鼓励企业找稳定的合作伙伴,美国这种 “风险源” 早被划到了谨慎名单里。 现在不光是液化石油气,不少美国农产品、工业品都面临同样的处境 —— 中国买家不是没需求,是有了更靠谱的选择。 你们说这能怪谁?当初挥着关税大棒的时候没想过后果,现在看着中国买家跟别人合作又急眼,这亏说到底还是美国自己找的。

0 阅读:23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