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森特气急败坏,指责中国在关税战居然还手了?他认为我们正在拿美国豆农当作人质! 作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最清楚美国大豆产业的命门在哪,更明白中国这一还手掐住了多少美国农民的生计。 美国豆农早就把中国当成了“衣食父母”,从1999年开始,中国几乎每年都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2024年一年就买了2500多万吨,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60%。 这些大豆大多来自美国中西部的艾奥瓦、伊利诺伊这些州,光艾奥瓦一个州就贡献了全美20%以上的大豆产量,当地农民家家户户靠种豆子过日子,中国的订单就是他们的“钱袋子”。 可2025年5月之后,中国突然一个新订单都不下了,这是25年来头一遭,美国农业部一统计,大豆库存堆到了18亿蒲式耳,仓库里堆得像山一样,农民拉着豆子跑遍市场都找不到买家,价格跌得连本都收不回来,一亩地下来要亏一百多美元,不少老农愁得整宿睡不着觉。 这一切的导火索就是美国先挑起来的关税战。2025年3月,特朗普政府先对中国产品加了10%的关税,4月又加到34%,逼着中国不得不还手。 中国按照规矩对等反制,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后,美国大豆进入中国的总关税飙到了47%,而同期巴西大豆的关税才3%,阿根廷干脆取消了出口税。 做生意都得算成本,中国买家自然选便宜的,订单一下全转到了南美,美国豆农的豆子瞬间就没人要了。 贝森特看到这场景能不急吗?他10月2日公开喊话,说中国把美国农民当“人质”,其实就是看到豆农的惨状慌了神。 更让贝森特坐不住的是,这种困境早就有苗头,并非突然发生。2018年美国第一次发起贸易战,中国就曾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那时候就给美国豆农敲了警钟。 2017年美国对华出口大豆还有3285万吨,到2024年就跌到了2213万吨,市场份额从40%直接砍到20%,而巴西趁机抢占市场,现在占了中国大豆进口的71%。 这几年中国还在悄悄做准备,一边靠技术降低豆粕的使用量,一边扩大自己的大豆种植面积,现在自给率都快到20%了。 不仅如此,中国还在巴西、阿根廷修港口、建铁路,把采购链条铺得稳稳的,美国大豆从以前的“非买不可”变成了“可买可不买”,这一下手自然更疼。 特朗普政府也想过补救,8月在社交媒体上喊话中国,让把订单翻四倍,还承诺快速服务,可中国根本没回应。 没办法,只能搞临时补贴,宣布10月给农民发100亿到140亿美元,结果芝加哥期货市场的大豆价格也就涨了1.9%,很快又跌回去了。 谁都明白这就是“止血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美国大豆的问题不光是卖不出去,国内市场还消化不了,美国人不爱吃豆制品,豆子要么喂猪喂鸡,要么只能当肥料埋了,补贴那点钱连农民的亏损都填不上。 贝森特的急眼更藏着政治算盘,那些大豆主产州不只是农业重地,还是总统选举的“摇摆州”,谁能保住豆农的利益,谁就能拿到选票。 2018年贸易战的时候,特朗普就靠给农民补贴拉到了这些州的支持,现在订单没了,农民怨声载道,要是这些州在选举中翻了车,特朗普的政治根基就得动摇。 共和党的参议员们早就急了,纷纷找美国驻华大使想办法,贝森特的指责说白了就是想逼中国让步,既得摆出强硬姿态,又想让中国恢复订单,保住农民的选票。 更要命的是,补贴还拖垮了美国财政。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已经突破37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超过130%,早就超过了60%的安全警戒线。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算过,每增加100亿美元农业补贴,年度财政赤字就会增加0.8个百分点,现在大豆产业的补贴规模这么大,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且这笔钱根本不是“凭空来的”,关税收入有限,只能靠发债填补,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和贸易的“双赤字”恶性循环。 2013年、2018年美国都因为债务上限问题闹过政府停摆,造成几千亿美元损失,现在补贴政策让财政压力更大,停摆风险又直线上升了。 贝森特心里比谁都清楚,中国根本没封锁市场,只是按规矩买便宜货。阿根廷刚取消出口税,中国9月就买了创纪录的35船大豆,这说明中国要的是划算的买卖,不是政治博弈。 可美国一边挥着关税大棒,一边指望中国买单,最后把豆农推到了悬崖边。现在豆农们被困在政治操控的市场里,既要为关税买单,又要承担出口失利的风险,可不就像被当作“人质”一样吗? 贝森特的气急败坏,说到底就是看到中国还手精准打在了美国的软肋上,戳破了美国关税战的虚假泡沫,让他没办法向国内的农民和政客交代。
贝森特气急败坏,指责中国在关税战居然还手了?他认为我们正在拿美国豆农当作人质!
数学思维逻辑
2025-10-09 16:10:51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