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为什么愿意把喀喇昆仑走廊还给中国?其实很简单,就算巴基斯坦占着不还,也得

史之春 2025-10-10 00:07:17

巴基斯坦为什么愿意把喀喇昆仑走廊还给中国?其实很简单,就算巴基斯坦占着不还,也得不到什么好处,不如把喀喇昆仑走廊当做人情还给中国。   喀喇昆仑走廊这地方,听着名字挺气派,实际全是大雪山和冰疙瘩,平均海拔得有 5500 多米,世界上好几座 8000 米以上的高峰都挤在这儿,冰川一眼望不到头。   别说种地过日子了,就连常年住人都难,走在路上都得小心翼翼,怕掉进冰缝里。巴基斯坦就算占着这儿,既不能种庄稼收粮食,也没法建工厂搞生产,连条像样的路都难修,每年光派人守着都得花不少钱,一点实实在在的好处都捞不着。   更麻烦的是,这地方还夹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争端里。当时印巴正为克什米尔打得不可开交,巴基斯坦手里的兵力本来就紧张,要是还得抽人守这块没用的走廊,等于给自己添累赘。   印度还一直盯着这儿呢,想借着走廊的位置包抄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甚至插在中巴之间搅局。巴基斯坦要是硬扛着占着走廊,等于把自己架在火上烤,既要防印度,又要管这块烫手的山芋,实在是力不从心。   再看当时巴基斯坦的处境,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以前靠美国撑腰,可到了 60 年代,美国慢慢开始偏向印度了;跟西边的阿富汗关系也闹僵,苏联也不给好脸色。国际上没朋友,身边还围着印度这个老对手,巴基斯坦急需找个靠谱的盟友撑场子。放眼四周,中国成了唯一的选择,可两国之间横亘着边界问题,不把这事儿解决了,真心朋友也处不成。   这时候巴基斯坦心里就盘算开了:留着走廊没啥用,还得担风险,不如还给中国做个人情。要知道这走廊本来就是中国的,清朝的时候英国殖民者趁着中国没空管,随便划给了英属印度,巴基斯坦独立后才跟着归了它,法理上就不是自己的东西。现在主动还回去,既显得自己讲道理,还能让中国看到诚意,这人情可比守着块废地划算多了。   果然这步棋走对了。当时中国和印度也闹了矛盾,边界上摩擦不断,正好需要和巴基斯坦搞好关系,一起遏制印度的野心。巴基斯坦主动提出来谈判边界问题,还把走廊还回来,中国自然领情。1963 年两国一签字,边界问题解决了,立马成了铁哥们。中国不仅在外交上挺巴基斯坦,后来还帮着建公路、搞基建,给了不少实在的支持。   对巴基斯坦来说,这哪儿是吃亏啊,简直是捡了大便宜。把走廊还给中国,等于多了一道挡箭牌,中国守着这儿,印度就没法从北边包抄克什米尔了,巴基斯坦能把兵力都调到印巴对峙的其他战线,防守压力一下小了好多。   那时候印度被中国打败了,可就算这样,他们 80% 的部队还盯着巴基斯坦,根本没往中印边境调,巴基斯坦这才明白,印度对自己的敌意比对中国还深,跟中国结盟才是最稳妥的。   而且这人情换回来的友谊太经得住考验了。后来巴基斯坦换了好几届政府,不管国内怎么变,跟中国的关系从来没变过;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了多少次,也一直把巴基斯坦当自己人。要是当年没把走廊还回来,边界问题拖着,两国哪能这么铁?说不定还会被印度钻了空子,挑拨离间搞破坏。   再说这走廊对中国也很重要,能和新疆、西藏的通道连起来,西边边疆多了层保障,印度想打阿克赛钦的主意也得掂量掂量。等于巴基斯坦送了个人情,自己减了负,中国多了层防护,两国还成了铁哥们,一举三得。印度当时得知消息气得跳脚,就是因为看透了这层,知道中巴结盟后,自己再想占便宜就难了。   所以说巴基斯坦这算盘打得精着呢,不是傻呵呵地把土地送出去。占着走廊没半点好处,还得费心费力防着印度;还回去做个人情,换来了靠谱的盟友,减轻了防守压力,在国际上也有了靠山。这哪是吃亏,分明是最聪明的选择。后来中巴经济走廊建起来,两国合作越来越多,更证明当年把走廊还回来这步棋走对了,这人情换回来的好处,可比守着块冰天雪地的山地大多了。

0 阅读:77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