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美国的媒体认为,如果中国敢与美国打贸易战,那中国将会输掉这场战争。 他们美国是消费大国,没有了中国的商品,美国也可以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而中国是工业生产大国,如果失去了美国的市场,那么中国的企业将会损失惨重。中国只能坐下来与美国谈判,尽量减少中国企业的损失,这是唯一的办法。 美国人太喜欢做梦,尤其是那种睁着眼、带着优越感的梦。 他们总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市场最大,掌控一切,说一不二。 可惜,2025年的现实,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得他们脸上的自信碎了一地。 说到底,美国媒体那套老掉牙的说法,早就跟不上这个世界的节奏了。 “中国离不开美国市场”,这话他们已经说了快十年了,从2018年第一轮关税落下的那一刻,美国媒体就开始唱衰中国。 他们说中国工业依赖出口,尤其依赖美国这个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一旦美国关上大门,中国工厂就会停工,工人就会上街,企业就得跪着求谈判。 听起来合情合理,但从2018年到2025年,七年过去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刚开始,美国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掀起了新一轮的关税风暴。 2月1日,一纸行政令,10%起步,关税像滚雪球一样,从20%、34%、84%,一路飙到125%,甚至威胁要冲到245%。 这不是“贸易战”,这简直是“税收核打击”。 可中国怕了吗?没有,中国的反制来得比想象还要快。 美国人以为中国会求和,可中国不仅没低头,反而一拳打在了他们最痛的地方。 大豆、猪肉、液化天然气,能砍的全砍,能加税的全加,加到美国农民走上街头抗议,加到美国能源公司利润暴跌。 更要命的是,中国直接对稀土下手,对美高科技产业下死手。 这下子,美国那些靠中国供应链活着的企业,真急了。 他们说没有中国商品,美国照样能活。说得轻巧,可现实是,替代成本高得离谱。 墨西哥工厂人工贵、效率低,越南产能根本撑不起美国的胃口。 一边是涨价的商品,一边是不满的消费者。 2025年4月,美国CPI同比上涨9.2%,普通美国家庭每年多掏2400美元。 这不是经济制裁敌人,这是自己给自己上脚镣。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人都撑不住了。联邦法院直接判了,总统无权随意加税。 这不是打脸特朗普,这是打脸整整一派“美国优先”的狂热信徒。玩火的人,终究会被火烧到。 中国呢?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依然稳在5.3%,半导体国产化率突破40%,人民币结算占全球贸易比重升至12%,CIPS覆盖180多个国家。 东盟成了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接近50%。 美国市场的份额在下降,但中国的出口总盘子却在变大。 一个失去美国的中国,并没有崩溃,反而活得更有韧劲。 谁说中国企业没有出路?谁说中国只能低头谈判? 美国媒体这些年反复用“美国是消费大国”这张老牌吓唬人,可他们忘了,商品买卖从来不是单向选择,市场规则也不是美国说了算。 中国不是不讲道理,而是讲得太明白。 你加我税,我加你税;你打我芯片,我就查你垄断;你限制中国企业,我就让你商品无路可走。 9月13日,中国对美国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对集成电路启动反歧视调查。 这不是出气,这是精准反击,是对等博弈的基本逻辑。 更让美国难堪的是,他们的“盟友”并不买账。 欧盟不但没跟着加税,反而反手对美国钢铝加征25%关税。 韩国、日本、墨西哥也都没出声。美国喊口号的声音很大,但回音越来越小。 当他们发现自己孤身一人站在战场中央,才明白,这不是全球“围堵中国”,而是他们自己走进了封闭的死胡同。 2025年的贸易战,已经不是2018年的老剧本了。 当年,美国还能靠强大的话语权和市场吸引力压人一头,如今,中国手里也有了三张王牌:稀土、供应链、市场。 美债被减持,黄金被增持,人民币国际化步步推进,中国的战略布局早已不再局限于“出口换美元”的旧模式。 而美国,除了继续加税,似乎已经没有别的招。 可问题是,加税的边际效应越来越低,国内通胀却愈演愈烈,反噬的力量开始撕裂他们自己的内部。 农民、企业主、消费者、法院,一个个都开始质疑:这场打了七年的贸易战,究竟是为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美国媒体还在念叨着“中国只能谈判”,可他们忘了,中国确实在谈,谈的是对等,是规则,是底线。 至于谁会赢,时间会给出答案。只是现在看来,被打疼的、先喊停的、开始喊“休战”的,似乎不是中国。 他们说中国输不起,其实是他们自己,输不起。
很多美国的媒体认为,如果中国敢与美国打贸易战,那中国将会输掉这场战争。 他们美国
地缘历史
2025-09-17 16:44: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