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保山边境派出所两位民警,来到餐馆吃饭。不料刚吃了两口,二人便接到所里打来的紧急电话,于是二人账都没来得及结的便匆匆离开。随后二人返回店里,准备微信给老板补款时,老板却表示,刚刚坐在他们旁边的一位小伙,已经给他们把账结了。 时间是9月9号傍晚,云南腾冲。 那天天刚擦黑,猴桥镇街边的一家小餐馆里,锅里热气腾腾,门口还飘着米线汤的香味。 餐馆不大,一共就几张小桌子。有俩穿着制服的民警坐在靠窗的位置,刚刚点了两碗米线,筷子还没夹几口。 他们是黄安位和郑维恒,猴桥边境派出所的民警。这家小餐馆他们经常来,老板也是熟人,饭点一错过,懒得折腾,来这儿吃口热的,图个方便。 可问题来了。 米线刚吃两口,警务通响了,是所里的紧急电话,人手不够,增援马上就得到。 没多说一句,两人立刻放下筷子,连“老板,走了”都没来得及喊,转身就冲出了餐馆。 饭没吃完,账也没结。 只留下一碗还在冒热气的米线,和门口“哐”的一声未合上的玻璃门。 这事,被坐在邻桌的一个小伙看在眼里。 他叫周明浩,穿着简单,一副学生模样。 其实刚才点餐时他就注意到了那两位警察,进门的时候冲老板点头笑着打招呼,一看就是常客。 那会儿他没太在意,直到他们接电话、起身、冲出去那一刻,才突然愣住了。 等他回过神,转头问老板:“他们是不是没结账?” 周明浩低头掏出手机,直接扫了码,把三份米线的钱都结了。 “他们忙得连饭都吃不上,这顿我请了。”他说的时候语气很平静,但眼神特别认真。 后来两位民警处理完警情,已经是晚上九点多。 他们一边换衣服,一边还在琢磨那碗米线,不是舍不得,是觉得不好意思。 黄安位当时就说:“这顿账不能让老板亏了,咱们明天补上。” 可打电话问老板,老板却笑着说:“有人已经帮你们付过了。” “谁?”他们俩一头雾水。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提了一袋水果,还带了两个小小的“警察小熊”玩偶,专门去找这个“热心市民”。 老板帮忙联系上了人。敲开门的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果然就是昨晚那位学生模样的男生。 “你就是……昨天替我们付饭钱的?”郑维恒一边问,一边把水果往桌上放。 周明浩赶紧摆手:“没多少钱,真不用这么客气。” 但民警还是坚持把钱塞了回去。 “你请我们吃米线,我们也得感谢你对我们的支持。”黄安位笑着说。 其实这小伙子也不简单。 他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的学生,还是“优师计划”的公费师范生。 家里墙上挂着的奖状都贴满了,读书靠的是国家的政策扶持。 他说,“我将来要回云南边境支教,用我这点能力回报社会。” 一个选择站在讲台,一个选择守在边境。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 这件事后来被媒体报道了,标题很简单,却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一碗米线,两份心意。” 有人说,这事看着小,其实不小。 一个没吃完的晚饭,一笔没来得及付的钱,一个轻轻的一句“这顿我请了”,背后的分量不轻。 这不是“谁帮了谁”的事,是我们彼此都没忘记,对方一直都在守护自己。 民警忙着出警,是职责;学生主动买单,是感恩。没有谁理所当然,也没有谁高高在上。 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可贵的地方,你守我一程,我记你一生。 他们之间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只有最朴实的理解与尊重。 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中国,你我都还记得彼此的好。
云南腾冲,保山边境派出所两位民警,因到社区开展工作错过饭点,于是来到街边常吃的餐
【9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