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乌克兰即将出现,总统刚访华,在中国人气很高 9月15日,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称,欧盟正煽动塞尔维亚的抗议活动,目的是扶植一个听命于欧盟的政府。 9月15日,俄罗斯对外情报局一纸声明,像一颗深水炸弹,把欧洲东南角本就不稳的局势,彻底搅成一锅浑水。 欧盟被指控正幕后操盘塞尔维亚的抗议活动,目标直指武契奇政府。 如果说乌克兰是前车,塞尔维亚可能就是后车,眼看要掉进同一个坑里。 可笑的是,这一切发生的时间点,实在太过巧合。 9月初,武契奇刚刚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不仅签了新一轮基建和科技合作协议,还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刷足了存在感。 中国网友亲切称他为“巴尔干老朋友”,甚至还有人喊他“塞尔维亚最懂中国的总统”。 短短几天,武契奇的中国热度直线上升。 可他人还没从东亚的热情中回过神来,西方就已经把刀架到了自家脖子上。 这一回,不是什么经济危机,也不是外交失误,而是实打实的街头暴力。 从2024年底开始,塞尔维亚的抗议活动便像一团火苗,在诺维萨德火车站的坍塌事故后被彻底引燃。 16条人命,换来的是数月不断升级的示威潮。 抗议从白天走向黑夜,从和平走向冲突,街头的砖头和催泪瓦斯,就是最直白的政治语言。 当局最初还以为,只要少说、多做,把责任往地方推一推,火自然会灭。 可这场火越烧越旺,因为它的背后不仅有怒火,还有钞票。 武契奇先是保守地说,有20亿欧元的外部资金流入抗议组织。 不久后,这个数字升到了30亿,再到9月12日直接爆出,40亿美元。 不点名,但含沙射影,全世界都知道他在说谁。 而就在三天后,俄罗斯情报机构也来“补刀”。 他们不仅确认了武契奇的指控,还直接揭开了“剧本”:欧盟正试图在塞尔维亚复制2014年的乌克兰剧本,策动一场“颜色革命”,扶植一个听命于布鲁塞尔的新政权。 这不是猜测,而是明牌对赌。赌注,就是塞尔维亚的未来方向。 可惜的是,这场局并不新鲜。套路也不复杂。 先是借着公共安全事故点火,然后通过社交媒体和“非政府组织”推波助澜,最后再由外部资金和情报支持将抗议引向不可控的街头对抗。 等局势失控,现任政府就会被舆论“民主”推倒。 至于新政府是否真代表民意,没人关心。只要它听话,就够了。 但塞尔维亚不是乌克兰。这片土地上的人,还记得1999年北约的轰炸。 首都贝尔格莱德的电视塔、医院、学校被夷为平地,死者中有婴儿、有医生、有记者。 那些伤疤还在,尤其是对西方所谓“人权”的深刻怀疑,从未愈合。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街头喧哗不断,武契奇仍敢站出来喊话。 他在9月15日的国庆讲话中,直接点名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美国国际开发署、欧洲民主基金会,称他们是这场“颜色革命”的幕后推手。 而俄罗斯的“站台”,更像是一次战略示意。 莫斯科很清楚,若塞尔维亚倒下,整个巴尔干将成为西方的前哨阵地。 届时,不仅是黑海安全形势的改变,连中俄在欧洲的战略回旋空间也将遭到重大压缩。 普京不可能坐视不管。于是,俄情报局的通报既是警告,也是承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而中国的角色,虽然没有直接发声,却始终贯穿其中。 武契奇访华带回的不止是合作项目,更是一种“政治定力”。 这股定力来自于塞尔维亚对中国长期稳定支持的回馈,也来自于中国在全球南方国家间的战略信誉。 那些喊着“走向东方”的塞尔维亚人,不是盲目崇拜,而是理性选择。 现在的问题是,武契奇能挺多久? 他的政府虽未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但司法部已将暴乱定性为“对宪法秩序的打击”。 警方采取了克制却坚定的反制措施,试图在不激化矛盾的前提下维持秩序。 可反对派并不买账,他们将所有指控一口否认,称抗议只是对腐败与渎职的合理表达。 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从表面看,是官民矛盾;从深层看,是地缘政治的大国角力。 欧盟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塞尔维亚,一个愿意承认科索沃、愿意制裁俄罗斯、愿意放弃独立外交的“好学生”。 可武契奇偏偏不是。他不愿在乌克兰问题上站队,也不愿在中塞合作上后退。这种“不愿”,就是他现在的全部原罪。 而那个刚刚在中国刷足好感度的总统,如今却要在家门口应对一场“颜色风暴”。 一边是“巴尔干中国通”的人设还热乎着,一边是“亲俄独裁者”的标签被西方媒体贴得严严实实。 这种反差,本身就说明了问题:谁在真诚合作,谁在操控剧本,一目了然。
假如波兰下场乌克兰,俄军能扛住乌波联军吗?就这么说吧,波兰要是下场乌克兰,相当
【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