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还没服役,核动力已在路上?“航母楼” 舰岛造型最新曝光 这 “航母楼” 从来不是摆设,是咱们航母技术的 “试验田”,每次改动都藏着大方向。 早年间它照着辽宁舰的滑跃甲板建,后来改成山东舰的优化舰岛,再到前两年改成福建舰的直通甲板加电磁弹射布局,每一步都跟咱们实际航母的发展对上了茬。 2025 年 4 月就有人发现 “航母楼” 在拆旧舰岛,新基座往后挪了不少,尺寸也缩了一圈,当时就猜是在试核动力的设计,现在没了烟囱的新舰岛一曝光,算是把这层窗户纸彻底捅破了。 要知道福建舰的舰岛长 40 米左右,现在新舰岛缩到跟美国福特级差不多的 33 米,少了烟囱占的空间,甲板上能多摆两架歼 - 35 战机,调度起来也利索多了,这都是核动力带来的实打实好处。 有人可能会问,会不会是常规动力搞了什么新花样?根本不可能。 常规动力航母没烟囱就是死路一条,发动机烧燃料产生的废气里全是有毒气体,不排出去能把舰岛里的官兵呛晕,机器也得憋坏。 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算是个特例,用了核潜艇的反应堆,勉强算核动力,可功率不够,航速才 27 节,照样得留个小烟囱应急。 咱们福建舰 8.5 万吨的体量,常规动力的话烟囱得做得更粗,哪可能反而拆掉? 再说了,咱们的军工从来不会做没用的改动,“航母楼” 的每颗螺丝钉都跟真航母挂钩,没十足的技术把握,绝不会动烟囱这种关键结构。 更让人心里有底的是,咱们搞核动力的家底早就攒够了。 别以为核动力是突然冒出来的,早几十年核潜艇的反应堆就玩得转了,但咱们没学法国走捷径 —— 戴高乐号直接把核潜艇反应堆装航母,功率跟不上,成了 “慢乌龟”。 咱们专门研发了航母用的大功率反应堆,有消息说单堆功率能到 350 兆瓦以上,比福特级的 A1B 反应堆还强点,体积反而小了 40%。 这意味着啥?不光能让航母跑上 30 节以上的高速,还能同时带动 4 条电磁弹射器,连激光反导、电磁炮这些耗电大户都能兼容。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已经牛得很了,2024 年海试创下连续 3000 次零故障的纪录,故障率才是福特级的 1/80,现在配上核动力,等于给这 “超级弹射器” 装了永不熄火的 “充电宝”,太靠谱了。 看咱们航母的发展节奏,就知道核动力不是空想。从辽宁舰 2012 年入列,到山东舰 2019 年服役,花了 7 年;从山东舰到福建舰快服役,只用了 5 年,一步比一步快。 这就是咱们 “小步快跑” 的规矩,每艘航母都解决几个关键问题:辽宁舰练手,山东舰搞自主设计,福建舰突破电磁弹射,下一艘自然要啃核动力这块硬骨头。 按这个速度,福建舰 2025 年服役,2030 年前后核动力航母入列完全有可能。 而且咱们的造船实力摆在这,2025 年造船完工量能到 5100 万载重吨,民营企业都能参与航母配套,造个 10 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工业底子完全撑得住。 美国现在肯定盯着咱们的 “航母楼” 犯愁,因为福特级唯一的优势就剩核动力了,现在咱们也要追上了。 福特级的舰岛缩到 33 米就是为了提升效率,咱们新舰岛尺寸跟它差不多,电磁弹射还比它靠谱,等核动力一上,等于在同一赛道上实现了 “并跑”。 以前美军总靠核动力航母在大洋上耀武扬威,说自己能 “无限续航”,以后咱们的核动力航母也能带着歼 - 35、空警 - 600,在远海形成实打实的战斗力,第二岛链的屏障根本挡不住。 那些说 “新舰岛太小不现实” 的谣言根本站不住脚。 有外媒瞎猜咱们新舰岛才 20 米长,比歼 - 15 还短,这纯属没常识。舰岛里要装航空舰桥、雷达、电子战设备,还得有官兵操作的空间,福特级都得 33 米,咱们就算集成度高,也不可能缩到 20 米。 实际上新舰岛去掉烟囱后,30 米出头的长度正好,比福建舰短了近 10 米,既保证了设备安装,又省出了甲板空间,这是经过反复测算的最优设计,哪是随便拍脑袋改的。 说到底,“航母楼” 拆烟囱这步棋,是咱们航母技术从 “跟跑” 到 “并跑” 的宣言。福建舰还没服役,核动力的验证就已经跟上,说明咱们的研发早有规划,不是走一步看一步。 等核动力航母真的下水,咱们就彻底补齐了最后一块短板,海军的远海防卫能力能上一个大台阶。到时候再看,咱们的航母战斗群既能守家,又能远航,这才是大国海军该有的样子。
太牛了!两名俄军士兵在乌军控制区坦克残骸下存活了两个月,在扎波罗热方向马利诺夫卡
【33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