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攻台,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台军,也不是美军,而是1945年,那个叫“栗林忠

丙灿说 2025-09-28 11:57:06

解放军攻台,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台军,也不是美军,而是1945年,那个叫“栗林忠道”的日本鬼子!很多人还以为,我们打台湾,会是一场速战速决的“高科技”战争。错了!真相是,台军正在把硫磺岛上,那个让美军付出了28000人伤亡代价的“坑道战”战术,原封不动地,搬进台湾的中央山脉!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很多人觉得,如果有一天解放军真的要攻台,那可能是一场高科技战争:航母、战机、导弹齐上,速战速决,三天两头就搞定了。 现实呢?完全不是这么简单。说白了,台湾现在最大的“敌人”,可能并不是解放军,也不是美国,而是一个老掉牙的二战日本将军,栗林忠道。 没错,就是那个在硫磺岛让美军付出了28000人伤亡代价的日本鬼子。台湾现在正在中央山脉上,原封不动地搬运他当年的战术,坑道战。 坑道战,说白了就是“挖坑、藏人、打游击、死也不出来”。在二战硫磺岛上,栗林忠道用这个战术硬生生拖住了美军整整一个月,让美军付出巨大伤亡。 现在,台湾居然打算把这个战术搬到现代,放在中央山脉里,构建地下要塞,妄图阻挡解放军的推进。听起来很刺激,但仔细想想,这完全是老掉牙的思路。 问题有几个:第一,坑道战本质上是静态防御,是“你在坑里,我来打你”的模式。二战那个年代,武器精度低,情报手段有限,地道里的人能拖时间、消耗敌人,这是可行的。 但现代战争不一样。现在是信息战、电子战、无人机、精确制导导弹,解放军的打击方式已经立体化了,空中、陆地、海上、电子空间全方位覆盖。你再藏在坑道里,也很容易被定位、封锁、打击。坑道再多,也难挡现代兵器。 第二,地形对静态防御的帮助已经被大幅削弱。中央山脉确实险峻,但现代远程火力、空中监视和电子侦察让“山高路险”这种传统优势不再明显。 你以为山里能挡住解放军?不,你挡得住的是步兵爬山的速度,挡不住精确打击。一个导弹锁定,就可能把你的地下工事彻底打乱。 第三,坑道战虽然能消耗敌人,但也严重消耗自己。食物、弹药、人员都得靠外部补给。硫磺岛上,日军就是因为补给不足才被迫顽抗到最后。 台湾中央山脉上,这种情况更严重。一旦外部被封锁,地下要塞就成了地上坟墓。现代战争讲求效率和速度,你耗掉的人力物力很可能根本没有回报。 再说一个直白的对比。二战美军面对栗林忠道,是正面硬刚,伤亡惨重,但最终还是靠人数和技术优势解决了问题。 现在解放军的优势不只是数量和火力,更是信息、技术、远程打击和立体作战能力。你用1945年的战术去应对2025年的高科技军队,本质上就是用老方法对抗新问题,不可能有效。 台湾这种坑道战思路还有个严重问题,就是心理依赖。很多人一听“中央山脉地下要塞”,就觉得很安全,觉得自己有退路、有保障。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 现代战争的特点是快、准、狠,信息化和远程精确打击彻底改变了战场节奏。再怎么深藏,也可能瞬间被切断联系、被孤立、被压制。所谓“地下堡垒”,在高科技面前,几乎没什么实际价值。 有人可能会说,“那美国不帮忙吗?”可以帮,但别忘了,美国能帮忙,也得考虑成本和风险。 解放军打台湾的计划,会综合考虑地面、海上、空中和信息化手段,美国再怎么干预,也无法彻底改变战局本质。更何况,坑道战本身消耗的是自己,支援也有限,最终还是得靠自己抗。 从历史和现代对比来看,坑道战在现代战争里几乎已经过时。硫磺岛上能够拖住美军,是因为当时的条件和战术匹配。 现在,信息、精确打击、无人装备、远程侦察让这种静态防御几乎失效。中央山脉的地下要塞,如果只是单纯依赖地形和坑道,是无法阻挡解放军的立体化打击的。 所以说,台湾最大的问题不是解放军,也不是美军,而是自己还在用老方法对抗新战场。坑道战在历史上可能辉煌一时,但在今天,已经不具备决定性作用。 与其依赖地下要塞,不如思考如何适应现代战争节奏、信息化打击和快速机动。历史可以借鉴,但绝不能照搬,更不能把心理安全当作实际防御。 最终,战争的本质永远没变:速度、信息、火力和组织能力决定胜负。过去的战术能留作参考,但现代战争讲究的是适应与创新。 台湾如果还沉浸在1945年的“坑道神话”,可能连真正的战场都没摸清楚,就已经被现实狠狠教训。解放军面对的不是硫磺岛上的日军,而是现代高科技战场的真实挑战,这才是核心。 历史可以学习,但不能搬过来当模板。坑道战是过去的辉煌战术,现代战争早就不吃这一套。 台湾最大的敌人,不是解放军,不是美国,而是自己对老战术的执念。认清现实,才有机会,否则坑道再深,也只是埋自己的困局。 信息来源:央广网《央广网——战术手段多着呢!对台军演任务圆满完成 看点速览→》

0 阅读:0
丙灿说

丙灿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