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撒贝宁和尼格买提主持节目,遇到了一个生僻字“厍”,两人都不会念,他们打电话询问康辉“库”字去掉上面一点念什么? 平日里康辉学习态度端正,成绩名列前茅,课余时间他还喜欢独自一人阅读书籍,积累知识。初中时,康辉的成绩在全市名列前三,他温和谦逊的性格也很受老师喜欢。 到了高中,康辉本已是保定市内的学习佼佼者,原本老师和家长都认为他适合上北大清华等顶级院校,然而,有一天,康辉的姐姐回家探望弟弟。 谈起自己在北京广播学院的学习生活,姐姐的描述让康辉倍感向往,加之自己对播音的兴趣,康辉毅然决定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 高考后,康辉果然如愿以偿地考入了梦寐以求的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刚进入这个圈子,康辉经常自卑,觉得自己的口齿不伶俐,配音水平比不上其他同学。 但他没有气馁,而是持之以恒地练习发音,坚持不懈地自我加强,四年广播专业的学习,磨砺了康辉的专业技能,1993年成绩优异的康辉顺利毕业,进入中国中央电视台任职。 起初的十几年,他默默主持各类节目,渐渐积累经验,从不间断地学习是康辉的人生信条,工作之余,他经常去电视台图书馆自学,甚至成为借阅量最高的员工。 2008年,在康辉主持新闻联播的第四个年头,发生了一件让他声名鹊起的事,那天他临时接到一份重要新闻稿,需插播于晚间新闻联播中。 距开播仅剩8分钟,康辉只得快速浏览新闻稿的要点,实际直播时,他从容不迫地念完了这份约18000字的长稿,用了将近23分钟,全程无一失误。 这次事迹的传播,让“新闻联播播音员”这个职业在公众心目中荣光无量,观众们纷纷称赞康辉实至名归地成为“播报之神”,面对赞誉,康辉谦逊地说:“这只是我分内的本职工作,我的同事也有能力完成。” 在康辉26年的播音生涯里,可以查证的错误不到5次,尽管工作再忙,他也抽出时间阅读典籍,保持对汉字和生僻字的敏锐度,康辉的学识渊博,就像一本活着的字典。 有一次,撒贝宁和同事在外地遇到一个极难的汉字“厍”,完全不知道读音,他们决定打电话请教央视的“人生导师”康辉。 康辉先是开玩笑说他们要扣工资,又逗他们自己查字典。最后还是告诉他们读音是“shè”。撒贝宁感慨道:“康老师您是活字典,我们要向您学习。” 的确,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康辉以他勤奋好学、专业敬业的精神,启迪着后辈主持人。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诉大家,平凡的人生也可以因坚持梦想而熠熠生辉。 康辉至今在中央电视台担任重要位置,主持着知名节目,他谦虚、专注、守纪的工作态度,以及对播音事业的热诚,令他备受尊敬。 现已步入中年的康辉,仍然初心不改,不停学习进步,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持人、央视新闻中心新闻播音部主任。他的精神在这快节奏的社会里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