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三和大神”可能和美国的流浪汉有些相似。三和大神这个词语最初来源于2015年初国内某网站上一位网友的戏侃,是指游荡在深圳三和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原本怀揣着赚钱致富的梦想来到深圳,现实却无情地打碎了他们的梦想。他们卖力工作,却只能游走在都市边缘,在一次次遭遇黑中介和黑厂坑蒙拐骗之后,他们滑落到身无分文的境地。渐渐地,这个群体形成了底层社会独特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他们“破罐破摔”,抵制枯燥无味的流水线工作,在三和周边“混吃等死”,乐在其中。在网络自媒体上,三和甚至被渲染成中国最接近“嬉皮士乐园”的地方。这些报道满足了读者的猎奇心理和对精神乌托邦的需求。
三和大神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群体,这些特征包括低学历、低技能、低资本的“三低”状态,以及在就业或婚恋过程中遭遇挫败的经历。他们在城市务工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智识、体能、形象等弱势而被排斥在普工市场之外,只能从事一些低薪或无保障的工作。此外,普工的职业身份也让他们很难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婚恋关系。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一部分人逐渐形成了对生活失去热情和目标的态度,陷入了贫困和无助的境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网络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整套亚文化符号系统,这种文化符号的创造进一步强化了他们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形成了所谓的“三和大神”群体。
三和大神拒绝流水线工作,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流水线工作枯燥无味:三和大神通常追求自由和个性,他们拒绝被束缚在单调重复的工作中,流水线工作往往缺乏挑战性和创造性,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缺乏工作自主权:流水线工作通常要求员工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缺乏自主权和决策空间,这让三和大神感到无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薪资待遇低:由于三和大神往往缺乏技能和知识,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难以争取到高薪职位。而流水线工作往往薪资待遇较低,无法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人际关系疏离:流水线工作往往需要大量协作,员工之间需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三和大神通常具有较强的个性,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也导致他们不愿意从事需要大量人际交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