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年间,一农夫报案,称牛舌头被人割了。包拯沉思片刻:“你把牛杀了,小偷自然会来自首。”农夫不解,但还是照做了。第二天,小偷果然自投罗网。这是什么原理呢,难道说包拯真的能掐会算人家会算吗? 在宋朝的一个宁静的深秋早晨,县衙的大门尚未开启,但张三已急切地来到了这里。他的双膝跪地,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焦急而悲痛地向衙役哭诉着自己的不幸。衙役迅速将他引入大厅,张三的到来引起了一阵骚动。 “老天爷啊,我的牛,我的牛啊!”张三在大厅中间号啕大哭,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绝望。在场的人们对他的情绪感到困惑,不知他所受的苦楚。待他稍微平静后,张三开始讲述事情的前因后果。他家世代务农,那头老黄牛是他家的命脉,但就在昨天,他发现牛的舌头被人残忍割去,这对他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 “大人,您一定要为我主持公道!”张三虔诚地请求道。这时,庭审的主官,也就是闻名遐迩的包拯大人,略作沉思后,提出了一个看似荒谬的建议:“你把这头牛杀了,高价卖肉。”虽然张三不明白其中的深意,但他还是含泪回家照做了。 张三家的院子随即响起了牛的悲鸣,他痛心疾首地亲手结束了这头陪伴多年的牛的生命。他将牛肉包扎好,带到集市上售卖。消息迅速传遍了镇上,人们对张三的行为议论纷纷,认为他犯了大忌。 就在紧张的气氛中,一个神秘人物出现在集市上,他直奔张三而来,公然指责张三的行为,并要求官府介入。这时,县衙的门吏赶到现场,原来包大人早有准备,派人暗中观察。这个神秘人就是张三的邻居李四,他因地界之争心怀怨恨,割去了牛舌头,试图陷害张三。 在县衙大堂上,李四终于招认了一切。包大人严厉地判决了李四的罪行,宣告了张三的无辜。张三在庭上深深鞠躬,感激包大人的智慧与公正。“多谢大人明察,您的智慧令我折服。”张三说道。 这起案件的解决不仅体现了官府的公正和对民情的体恤,也进一步提升了包拯在民间的威望。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包青天”,这个故事也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
宋朝年间,一农夫报案,称牛舌头被人割了。包拯沉思片刻:“你把牛杀了,小偷自然会来
成天聊育儿
2024-01-17 11:02:18
1
阅读:3941
刘超
牛没有舌头只能饿死
Barton
宋朝律法规定能杀牛吗?李四去指责张三的内容是什么?个人觉得就凭文章所写根本没法断定
左手佩玉葉
一头牛没有了,张三如何犁地?真是糊涂,不如要无舌头老牛!
过往云烟 回复 02-15 08:42
牛没有舌头怎么进食,牛进食都是要靠舌头把草卷一下的
君子如兰
这个牛杀了,李四为什么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