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贝奥武普》的英雄观探讨英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一) 历史学家钱乘旦曾经说过:英国的历史地位非常特别,不懂得它,是无法认识当今世界的;没有了它,也许整个世界都会变得不一样!之所以如此确定并这样评估,是因为英国向世界展示的文化和文明的特点。 学者将其文化属性界定为“原生型”和“自发型”,以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派生型”、“触发型”。那么,“原生”与“自发”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又从何而来? 我们认为,要真正理解英国现在的情况,就得先弄清楚英国的发展。只有从文化发展的源头出发,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文明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现实意义。 《贝奥武甫》是著名的日耳曼文明的结晶,是中世纪欧洲的第一部国家史诗。人们普遍认为,《贝奥武甫》中的故事是在六世纪,成于公元前8世纪。 《世界中古史》中,朱寰先生指出,盎格鲁萨克森人是在五世纪中期跨越海洋入侵不列颠的,当时正值原始时代的晚期。战争和进行战争的机构如今已经是国家日常的功能了。他们迁移到不列颠,以抢劫为目的,视抢掠别人的财产为最大的光荣。 《皮奥沃尔夫》(现翻译为《贝奥武甫》),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盎格鲁-萨克森家族体制和它的瓦解特点。皮奥沃尔夫是一位勇敢的人民英雄,他打败了魔鬼格林德尔,为他的子民树立了自己的荣誉。 在氏族分裂的年代,人们对他们的赞美往往来自于他们的民族和歌谣,这是他们在军队和士兵、领袖和人民中间的纽带。 《贝奥武甫》被认为是一部伟大的史诗,它通常被视为一种类型的作品,但它显然并不完整。金斯基对《英雄》的历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这为《英雄》的历史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其著作《英雄史诗的起源》中,作者对当前学界有关“史诗”的由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查德威克兄妹从史学界的角度对《英雄》的由来进行了论述。他们的中心议题是关于史诗的真实性和事件的真实性。 例如,在《贝奥武甫》一书中,他把贝奥武甫描述为格阿塔王,这一点要远远超过法兰克人对他的描述。查德威克兄弟相信,创造目标是史诗中没有任何历史意义的东西,而这一点在历史学上是无可争议的。 它包含了诗歌的文学性和历史性,而历史性则更多地体现于人民的内在的心理认同上,也就是所谓的英雄主义。《贝奥武甫》中的故事在口口相传和被认为是在那个时代被广泛接受的英雄气概是什么? 在这篇史诗里,我们最先看见的是勇气和互相帮助。勇气和死亡息息相关,因此在故事的开始和结束时,都会有两个人的丧事。这首歌以丹麦“麦束之子”希尔德为丹麦带来了太平与昌盛,它写道:“麦束之子希尔德夺取了宴会的席位。 威镇诸位首领,他本来就是一个孤儿,又是自己的福气。这样的结尾是英雄贝奥武甫的丧事。所以,英雄要有勇气,要不怕死,要有尊严。互助是史诗中表现出的英雄的一个主要特点,即:领导者与成员互相帮助、部落互助。 据我们所知,贝奥武甫并非丹麦人,而是高特王赫依拉的侄子(瑞典南方)。他为什么要远渡重洋,以身犯险,来救丹麦的君王和人民。 他很有本事,是出了名的健壮,一对铁手抵得上三十个人,他的绰号叫贝奥乌夫,就是一只熊。罗瑟迦是丹麦的罗瑟迦,他对他的父亲有很大的恩惠。这才是贝奥武帮他的主要原因。 因此,罗瑟加国王说,贝奥武甫来到丹麦,是因为他的恩情,他没有忘记他的过去。在日耳曼人的部落中,勇气与互相帮助是一个很大的传统。欧陆三大野蛮部落中,日耳曼人是其中一支,另外两支分别是凯尔特部落和古斯拉夫人部落。 “虽然他们最后都融入了基督教社会,但他们的血统却是欧洲近代的主要部分,他们的文化和传统已经在欧洲的文明中生根发芽了。所以,要探究欧洲文明的渊源,就必须把这三个古老的欧洲的土著部落和他们的后代联系在一起。”日耳曼人想要活下去,首先要靠的就是掠夺和征服,所以崇尚武力,尊崇英雄。 在这个时代,维持家族的最大手段就是通过血脉来维持,因为他们的存在是建立在家族内部的基础上的,如果家族中的人遇到了什么危机,那么他们就必须给予帮助;如果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那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为了复仇,部落之间经常会有厮杀。在这本书里,有一段情节是:贝奥武(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勇士),他决心去丹麦同魔鬼作战,尽管他知道这条路很凶险,却没有一个人去阻止他,而是从各方面都表示了对他的帮助:“尽管老皇帝和睿智的老人都很喜欢他,但谁也没有阻止他。 他们反而激发出英雄意气,要在海上航行中,从戈特人中选出铮锋铁汉,带领他们向经验丰富的快船队走去,首先到达海岸。”可以看出,为了报仇而进行互助,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更是一个部落和耳曼人之间的一种习俗。 而这样的任务,一般都会由那些英雄来承担,他们也会在这个任务中,成为一名伟大的功臣,维持着这个种族的延续。可以这样说,欧洲的史诗作品,并不是希腊和罗马历史的基础上所创出来的,而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通过《贝奥武普》的英雄观探讨英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一) 历史学家钱乘旦曾经说过:
南坡青丝蛊
2024-01-22 21:35: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