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理解春晚的“尬”了………

金宝子 2024-02-11 16:42:27
每年春晚,相比于节目本身,网友评论和讨论尴尬点也成为了另一个别样的“春晚分会场” 但我发现,今年的春晚好像没那么尬了? 🔹春晚作为一个“拼盘的晚会”,要考虑的远远不止“好看”这一个纬度。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戴着枷锁跳舞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很多人说,大过年的为什么不能轻松一点,随意一点 抛开晚会本身就是重口难调来说,这个舞台是有文化输出的“任务”在里面的,观看的人群年龄跨度也都很大,所以首要任务真的不是“有趣”那么简单 🔹其次大家会发现,每年春晚的其实评论集中度都差不多: 1、吐槽最多的都是语言类节目 2、舞蹈、杂技类基本上都还算是好评 3、歌曲类因为有艺人的加持讨论大多都集中于服化美不美,谁和谁又是梦幻互动 4、魔术则忙着揭秘和找漏洞 🔹但今年春晚,为什么没那么尴尬了? 1、我觉得首先是今年的舞美和舞蹈类不仅保持的以往的水平,更是提升了一大截:《锦鲤》、《咏春》等等,真的是提升审美的护眼液 2、演员的妆发真的是符合人物本身的审美和特点,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3、各个分会场的互动地域性更强了,而不再只是把他当作不那么撑收视率和无法到场的艺人堆砌的场所 4、容错率比以前高了,刘谦魔术里的小尼一定不是唯一一个“汗流浃背”的,但撒贝宁老师的回复我个人觉得也一定和导演组商讨过,而这一个侧面也体现了大家说的“松弛感”,而非视而不见 5、前面说过春晚制作的不易。所以语言类节目不能说多好笑,但也保持了紧跟热点:南方小土豆、主播带货等。跟热点,求安全本身也是这个舞台语言类的最高任务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