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吴宇森在香港结束了《纵横四海》和《辣手神探》两部作品,自信满满地来到好莱坞。说实话,这两部电影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足以让他充满自信。
然而,他见到了正处于不上不下尴尬期的尚格云顿,一起合作了《终极标靶》,却票房惨淡。纵观全片,尚格云顿饰演的钱斯,就像个江湖流民一样,到处行侠仗义或者说惹是生非,电影完全没有成熟完整的剧情结构,更别提吴氏浪漫。就连尚格云顿标准的回旋踢,都在吴宇森的镜头下,变得有些迟滞。可以看出,吴宇森在片场严重话语权不足。
《终极标靶》的失利,让吴宇森在两年之后的1995年,他才得到了《断箭》的执导权,《断箭》的成功,接着才有了《变脸》和《碟中谍2》。坦白说,《碟中谍2》从内容到形式,都接近系列最差,但得益于汤姆·克鲁斯巨大的影响力,以及吴氏风格与其耍帅需求的完美融合,让该片全球票房接近5.5亿美元。这让吴宇森自信接过了《风语者》的导筒,却直接加快了他离开好莱坞的速度。
无论如何,想想看,曾经去好莱坞发展的中国导演包括吴宇森、陈凯歌,李安、唐季礼、徐克、林岭东………真正融入主流,取得成功的,只有李安和吴宇森。
也许你会说那不重要,事实上,在全世界最成熟的电影制作发行体系内得到认可,取得成功,是绝对的能力证明和非常了不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