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国庆我们出去玩玩吧,散散心。”在谢晓君还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时,胡忠突然提议去旅游。然而,当她发现车子在荒凉的乡间小路上越开越远,直到停在一个破旧的帐篷前时,心里的疑问越来越大。 一群孩子在帐篷外玩耍,见到有生人来了,他们忽然大声叫道:“又有骗子来了,快跑!”谢晓君惊讶地望着丈夫:“这是什么地方?你要干嘛?” 胡忠的脸上带着歉意和期待,“晓君,这是甘孜州塔公镇的一所福利学校,这里的孩子们没有老师。我想在这里支教一年,你能支持我吗?” 。 谢晓君虽然震惊,但却只说了一个字:“行。”她知道,丈夫有一颗火热的心,他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孩子们失学。胡忠很快就办理了辞职手续,背上简单的行李,开始了他的支教旅程。 然而,支教的生活远比想象中艰难。塔公的海拔高达3773米,刚到这里的胡忠立刻感受到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头痛、呕吐、气喘,他甚至无法下床。可他硬撑着,坚持每天给孩子们上课。很快,他遇到了一个更大的难题:这些孤儿大多不懂汉语,胡忠讲课时,学生们一脸茫然,他不得不靠着手势和简单的比划,慢慢地教。 在教室里,胡忠讲得口干舌燥,但孩子们依旧无动于衷。有时他甚至感到自己像是在对着空气说话。孤儿们对外界有一种天然的戒备心,他们不信任每一个来到他们身边的人。他们心里早已认定,“老师们都是来待一段时间就走的,没人会真正留在这里。” 胡忠没有放弃,他决定要和孩子们建立真正的联系。他和他们同吃同住,教他们叠被子,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他开始学习藏语,尽力和孩子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为了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真心,胡忠甚至在课堂上跪下来,恳求孩子们好好学习,“你们虽然是孤儿,但也有改变命运的权利,我在这里,就是为了让你们有人疼。” 孩子们被这位老师打动了,眼泪一滴滴掉在课桌上,从那以后,他们亲切地叫胡忠“阿爸”。对胡忠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呼,它意味着他终于获得了这些孩子的信任,他成了他们生命中真正可以依赖的人。 一年期满,胡忠原本该回家了,但他心里却放不下这群孩子,甚至开始觉得愧对妻子。然而,谢晓君没有怨言,反而带着女儿来到塔公,和胡忠一起投入到支教的行列中。她放下了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转而接过粉笔,教孩子们汉语、数学,甚至成为生活老师,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 当孩子们开始亲切地称谢晓君为“阿妈”时,谢晓君感到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她和丈夫一起,为这143个孤儿建立了一个温暖的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胡忠和谢晓君的支教生活变得越来越忙碌。为了照顾好这些孩子,夫妻俩几乎没有时间休息。即便是生病,谢晓君也坚持打着吊瓶继续工作。夏天他们依然穿着厚重的外套,因为高原的寒冷让他们的身体难以适应。尽管如此,夫妻二人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 通过他们的努力,许多孩子考上了大学,其中一些孩子毕业后选择回到塔公福利学校,成为了老师。这是胡忠和谢晓君最自豪的时刻,他们看到教育的力量真正改变了这些孩子的命运。 2011年,胡忠和谢晓君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夫妻二人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然而,随着荣誉的到来,也伴随着质疑的声音。有人指责他们忽视了自己的家庭,认为他们的行为是“沽名钓誉”。面对这些质疑,胡忠淡然一笑,他明白自己为何坚持这么多年,“只要这些孩子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的付出就值得。”。 胡忠和谢晓君在甘孜的12年支教生涯,是一段关于爱与坚持的故事。通过他们的努力,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知识,还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与关爱。虽然外界有质疑的声音,但他们无怨无悔地选择继续留在这里,因为他们深知,教育可以改变这些孩子的一生。这不仅是他们的使命,也是他们人生的意义所在。 (信息来源:2012-02-04 成都日报 2012成都夫妇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老婆,国庆我们出去玩玩吧,散散心。”在谢晓君还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时,胡忠突
闻语坦克
2024-10-15 15:38:41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