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了这个局长我不干了。”2005年,广平20岁小伙被枪决冤杀,公安局长舍命为他伸冤,辛苦奔走11年,以一己之力对抗全省保护伞,最终结果如何? 2020年12月22日,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名男子判处了死刑。2021年2月2日,随着一声枪响,这名死刑犯应声倒地,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按理说,一个罪恶滔天的犯人被枪毙,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可在警局外面,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哭的快要昏厥。而她和这名死刑犯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那么这位老妇人究竟是谁?她又为何这么伤心呢? 2005年1月,一个名叫王书金的杀人犯被警方抓获。在审讯期间,王书金主动供述的一起玉米地奸杀案,瞬间引起了公安局副局长郑成月的注意。 据王书金回忆,这起案件发生在1994年的河北省石家庄市,受害者为一名身穿花衬衣的女性。听到这里,郑成月立刻意识到了不对劲,因为这和11年前的那起奸杀案十分相似。 可是那个案件不是已经破获了吗?而且凶手已经被判处死刑并执行了啊,这是怎么回事? 多年的办案经验告诉郑成月,这个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于是他特意去资料室想找到当年案件的卷宗,进行调查复盘。可每次他的申请都会以不合规定的理由被驳回。可这反而印证了郑成月的猜测。 为了能将这桩陈年旧案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郑成月选择采用媒体的力量。于是此事一经曝光,社会上瞬间有了“一案两凶”的传言,这让郑成月成功拿到了卷宗。 这期间,一直有同事劝郑成月,这背后的水很深,而且还过去了这么多年,你就不要管了。可郑成月却执拗的说,:“身为警察,却不弄清案件的真相,那我这个副局长干脆也别干了。” 说完,郑成月就一股脑钻进资料里。可别说,这一查还真让他查出不少东西。11年前的这场奸杀案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 1994年8月5日,警方接到一通报警电话,有人在石家庄孔寨村附近的一片玉米地里,发现了一具女尸,警方调查后得知,该女性为当地液压件厂的女工康菊花,发现她时,脖子上还缠有玉米杆,显然是被勒死的。而且警方还在他的体内发现了男子的精液,可以判断为先奸后杀。 警方立刻对案件进行调查,随后,一个名叫聂树斌的年轻小伙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因为他是附近工厂的一名工人,每天下班的必经之路就包括那片玉米地,而且康菊花的死亡时间和聂树斌的下班时间相近,于是警方将他列为头号嫌疑人,并立刻将其逮捕。 而在当年的12月6日,聂树斌就以强奸妇女罪、故意杀人罪被法院判处死刑。并在1995年的4月份执刑,年仅21岁。 短短半年左右的时间,自己的儿子就被枪毙了,这让聂母十分接受不了。聂树斌从小乖巧懂事,而且平时连杀鸡都敢的他,怎么会杀人呢?所以聂母坚信,儿子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聂父也受不了这样的打击,选择服用安眠药自杀,可自杀未遂,自己还落下了终身瘫痪。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一下变成了如今这副模样。 小学都没上完的聂母,为了给儿子伸冤,开始自学法律。可无论上诉多少次,案件都以原判定结果驳回。 看到这里,郑成月也明白了当年的草草结案背后必有鬼。可还没等他为聂树斌翻案,一张停职通知就放到了他面前。只有49岁的郑成月被强制退休,他瞬间感觉背后有一张巨型的大网向自己压了过来。 可他不想就这么认输,就算自己不是警察了,也要和不公正的势力干到底! 郑成月找到聂母,了解了聂树斌案件的细节,并根据自己之前对卷宗的查看,整理了一系列当年案件的可疑之处,并不断对法院提起诉讼。 2006年,王书金一案开庭,但诉讼书内并没有当年的玉米地一案。2007年,对王书金以故意杀人罪、强奸罪判处死刑。期间王书金自己也承认玉米地一案是自己所为,可被法院驳回。 后来又经过郑成月11年的努力,终于在2015年,法院又对这一案件重新审理。最终判定玉米地一案,王书金为凶手,聂树斌无罪。 经过了20多年,聂树斌背负的冤屈终于被洗刷干净,聂母含泪将法院的判决书烧给了儿子,希望他泉下有知,也可以安心了。 而郑成月因为常年的奔波,让原本就有病痛的身体逐渐被拖垮,在审判结束后的不久,也离开了人世。 郑成月的事迹让我们相信,邪恶永远战胜不了正义。 作者:费尔南的信笺
“大不了这个局长我不干了。”2005年,广平20岁小伙被枪决冤杀,公安局长舍命为
菲菲的信笺
2024-12-20 16:06: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