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铁不成钢。闺蜜再一次和前男友和好了。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没有气得跳脚,也没有觉得恨铁不成钢,而是很认真地摸着下巴在想我是不是真的是王母娘娘,硬生生在拆散一对彼此有情有义的情侣。
就像网上说的那样,闺蜜永远在劝分,兄弟永远在劝和。
从A谈这个对象以来,我就不太看好他们。但一开始我并没有过多地表达我的想法,只是在闺蜜抱怨的时候隐晦地提了一下。
他们第一次分手,我没有推波助澜,只是在闺蜜哭着打电话过来的时候默默地陪着她。
后来,他们和好了。
我不置可否,觉得情侣间分分合合很正常。
过了段时间,他们又分手了。
A当着我的面剪碎了他们之间的一切,我看着垃圾桶里堆积的礼物残骸,突然在想如果他们又和好了,这些东西会不会变成下次再分手的导火索。
A跟我说了很多他们之间的矛盾,听得我这个局外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这样了不早点分手。
结果,他们和好了。
鉴于他们之间的矛盾,我苦口婆心地劝了A两三天,但是她表示心意已决。
在高三毕业那年,他们分手了。
这次好像是认真的,过了好几天都没有传来和好的讯息。
我以为A这次是真的看清这个男生的面目了,结果她跟我说:“他真的要和我分手了”。
那时候我才明白,原来不是她想通了,是那个男生想通了。
那我能怎么办呢,只能劝啊。
从暑假劝到寒假,从高三毕业劝到大一下。
大二,他们和好了。
我发誓,我从来没见过比我还大冤种的人了。
不,也许有,比如他们结婚的时候,当伴娘的我。
这是一个很曲折的故事,曲折在他们大二下又分手了,曲折在大三他们和好了。并且两个人都给我写了保证书,表示以后再也不会轻易提分手。
对我来说,这确实是一件不错的事,最起码我脆弱的神经不会再受折磨,我可怜的耳膜不会再听见A哭泣的声音。
寒假约着和A见面,我嚼了嚼嘴里的珍珠,含糊不清地问她:“你们这折腾四年,到底还喜欢对方吗?”
“我不知道”,A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眼睛里一闪而过一丝不确定,“反正不想分手”。
答案完全在我预料之中。
就像我看某部肥皂剧时看到的,有些好几年的感情外面看起来光鲜亮丽,内里其实早就烂了。
“那你不想分手是因为舍不得吗?”我追问道。
“嗯嗯”A含糊地应着,“毕竟那么多年了”。
“可是你舍不得的是他,还是你自己呢?”
A好像被雷击了一般,嘴抿了抿:“你在说啥呢?”
我叹了口气,我是真的不想把话说的这么明白的。
“你每次分手都很难过,都很舍不得。可是你们在一起了又不快乐。你到底在舍不得什么呢?你舍不得的不是他,是过去的你们”。
我的话看起来让A很难受,她咬着吸管一句话都不说。
“过去的都过去了,这个人真的还是你喜欢的人吗?是那个骑着自行车愿意从东附到扬中只为给你送零食的人吗?干嘛非得抓着过去不放呢?多看看当下,好好爱自己不好吗?”
A动了动嘴,好半响才说道:“我有在好好爱自己啊。我每天都有按时吃饭,注意身体,我也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她的声音从一开始的细若无声慢慢变大,好像在努力说服自己一样。
我戳了戳杯子里漂浮的珍珠,看到它们沉在饮料底部不再上浮后,心里才好受了一些。
“真正的自爱不是只有你说的这些,精神上的富足,对自己充分的接纳,对底线的明确和划分这些都是自爱”。
“爱自己不是口头说说,你刚刚说的那些只是最基础的,如果你现在就为了他连上面那些都做不到了,我会觉得很伤心。因为那说明,你已经没有自我了。这些年你读过的书,叔叔阿姨的教导都被你丢掉了”。
A猛地抬头看我,眼睛里是我看不懂的情绪:“那你是想我和他分手吗?”
这下沉默的变成我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我的想法。
我希望他们分手吗?于私,答案是肯定的。不说这个男生人怎么样,只看他们的感情状况我便知道其实千疮百孔。每一次的分分合合就像燃烧的烛心,看似打打闹闹热烈,实则在以快速的方式燃烧着,透支着。
于其他,我没有资格去插手别人的感情,哪怕那个人是我认识超过八年的好朋友。对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实非好友所为。
我陷入矛盾的情绪中,A看着我纠结的样子,反而松了口气。
她笑了笑:“走一步看一步吧,既然你也给不出好建议,那就先这样吧”。
我古怪地看了她一眼,只能点点头。这场对话便这样结束了。
骑车回家的路上,风呼呼地拍在脸上,直吹的脸痛,但我的大脑很清醒。
晚上洗漱的时候,我坐在妈妈的旁边,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妈妈,你觉得女生应该如何爱自己啊?”
我妈斜睨了我一眼,不甚在意地继续给她的脸上敷面膜:“这哪有明确的答案。富足的精神,充裕的物质,高傲的自尊,豁达的胸襟,每一种都是你对自己的爱。”
我垮了脸,对这个答案不太满意:“这也太笼统了,妈!你敷衍我!”
妈妈这次连个眼神都没给我:“说白了,你的需求来源于你自己,而非别人。你的精神寄托是自己,物质需求也是你自己。”
这两句话不可谓醍醐灌顶。
我们无论是生活,还是谈恋爱,总会听到别人说“你要好好爱自己啊,自爱才会有人爱”。
可是没人教我们如何爱自己,若是有,大抵也是笼统概括。
当我妈跟我说“你的需求来源于自己”时,我忽然明白了。这并不是自私,而是告诉我们你的内在驱动力是你自己本身。
比如你想变漂亮,一定是因为你想,而不是因为想着通过美貌得到某个人的心和喜欢。
这也不是自尊心过强,因为一个足够爱自己的人必然会审时度势,知道何时为自己规避没必要的风险。
我妈后来跟我絮絮叨叨说了很多。
她说,“有些人看似爱别人,其实最爱自己,以挽留他人的方式或者重复某些行为来反复提醒自己回到过去某个时间。”
“这种爱自己以消耗他人,或者花费别人的代价来满足自己,这便有了自私的意味”
“爱自己并不以牺牲他人为代价,两者并不同”
我听得云里雾里,不甚明白,懵懵懂懂地问了一句:“那A呢,妈妈你觉得她爱自己吗?”
妈妈的声音一下被拉远,空灵的好像不在这个时空,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拉长了,又好像被压缩了。
脑袋里传来钻心的疼,我迷迷糊糊睁开眼,看见老妈没好气地端来一杯热水,伸过来的手掌心里躺着两片药。
“多大的人了,都不知道好好照顾自己,晚上骑车吹风着凉了吧,叫你穿那么少。快起来,把药吃了”。
我有很多疑惑,但喉咙里传来灼烧感,叫我一时不敢开口。只好顺着妈妈的动作吃下了药,看了看手机,不算早的时间了。
妈妈扶着我躺下,替我盖好被子:“快睡吧,睡一觉发发汗就好了”。
我躺在暖和的被子里,舒适的床,让我很快就有了困意,睡着前总觉得自己忘记了一件事。
但没关系,我心底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