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PI降温点燃降息预期,A股明天会“跟风”吗? 今天晚间美国方面公布的7月

袁绍八点 2025-08-13 00:20:30

美国CPI降温点燃降息预期,A股明天会“跟风”吗? 今天晚间美国方面公布的7月份CPI牵动人心,7月份的CPI数据比较特珠,为什么这么讲呢?主要有两点: 一、今年4月7号老美搞对等关税,对于许多国家加征不同程度的关税,而加税后带给美国CPI的影响将在7月的公布的CPI中显现出来。二,老特在本月初解雇了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局长后,无疑给今晚即将出炉的这份报告增添了不少有意思的看点和话题性。 比较有意思的是美国劳工统计局8月1日一份意外低迷的非农就业报告,对前几个月的就业数据进行了大幅下修。老特随即声称麦肯塔弗“篡改”了数据,并在当天就宣布将其解雇。显然这是打了老特的脸,因为之前几个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都不错,也就是加关税并没有影响就业,这给老特挥舞关税大棒的底气。一旦数据向下大幅修正的话,无疑暗示老特关税是失败的,这让老特脸下有些挂不住了,所以解雇其职务。 如果今晚的CPI数据比较糟糕的话,老特推行对等关税政策会遭遇更大的阻力,如果好于预期,老特更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结果今晚公布的7月份CPI竟然还好于预期。 美国7月CPI数据公布,同比2.7%的涨幅竟比预期还低,核心通胀也没“爆雷”,市场瞬间把9月降息的概率从57%推高到87%。美元指数快速跳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顺势升值,美股更是集体高开。这波操作对明天(8月13日)的A股会有啥影响?咱们拆解几个关键逻辑。 第一层传导:热钱往哪流? 美元走弱叠加人民币升值,外资“借道”北向资金流入A股的概率增大。历史上,人民币升值周期中,外资对低估值蓝筹股的偏好明显提升,比如消费白马、金融板块(如保险、银行)。不过,这次情况稍有不同——此前因关税担忧被压制的制造业(如出口占比较低的家电、汽车零部件)可能因汇率压力缓解而反弹。但出口型企业的利润可能会被升值“削薄”,比如纺织、电子产品代工板块需谨慎观察。 第二层传导:全球流动性的“多米诺效应”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相当于给全球风险资产打了剂强心针。A股中对外资依赖较重的成长板块(如半导体、新能源)可能更受益,这类资产对全球流动性敏感度高。此外,港股科技股如果今晚跟涨,明天A股的科技板块大概率会有联动情绪。不过要留个心眼,当前A股成长股估值已不算低,流动性利好是否能转化为持续性行情,还要看国内产业政策是否配合。 第三层暗线:大宗商品的蝴蝶翅膀 美元指数跳水,国际大宗商品多以美元计价,短期可能涨价。这对A股的资源类板块(如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或有提振,但具体要看国内需求——比如铜价上涨理论上利好铜矿企业,但若国内基建投资数据疲软,股价未必跟涨。航空股则可能因人民币升值和油价回落(CPI数据显示能源价格下跌)迎来双重利好,成本压力缓解的逻辑会强化。 风险提示:别被亢奋带偏节奏 目前市场已把降息预期计入价格,但8月底的PCE数据和全球央行年会(杰克逊霍尔会议)才是真正的“试金石”。若鲍威尔释放偏鹰信号,预期可能出现反转。此外,A股近期的量能尚未明显放大,说明内资观望情绪仍浓,单靠外资很难掀起大浪。历史经验显示,美联储宽松初期,A股更多是结构性机会,而非普涨。 总结来看,明天A股大概率会高开,但能否守住涨幅取决于国内资金的跟随意愿。重点关注北向资金动向和盘中成交量的配合,金融、消费蓝筹及部分超跌成长股或成短期焦点,但板块分化难免。真正的趋势性机会,仍需等待国内经济数据验证和政策进一步发力。

0 阅读:0
袁绍八点

袁绍八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